聽新聞
test
0:00 /
0:00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9:我好不甘心?

從前有位朋友,在機關裡官拜科長退休,他一直想升個簡任官再退休,但心願未能完成,退休時他氣憤地說:「我好不甘心。」
懷才不遇
這位朋友有可能是懷才不遇,或是被打壓,以致一輩子未能當到簡任官,這種好不甘心的心情值得同情。但我看到很多的不甘心,並非懷才不遇或被打壓所造成,實乃自己的能力有限,但又自大,始終認為他是千里馬未遇到伯樂,或者找些奇怪的理由說自己被打壓。
其實像他這種才能及工作態度的人,能官拜科長,已是祖上積德了。我看過很多悲慘的人,就是自己對自己的評價,遠遠高於別人對他的評價。這種現象發生得愈早愈糟糕,因他可能在很年輕時就自為懷才不遇或被打壓。
工作滿腹牢騷
這種人常常是牢騷多於工作,工作績效一定不高,弄到 最後沒人喜歡他,升遷、獎勵也輪不到他,結果惡性循環下去,情況之糟不言可喻。官拜科長還是靠健康比賽及長官同 情才拿到的。
有個國家的籃球隊參加一項國際比賽,很幸運的打進決賽,大家都很訝異,但是他們卻為未能打到前三名,痛苦的 說:「我們好不甘心。」這也是一種自我評價遠高於別人對他的評價的悲哀。所以這些人在說「好不甘心」之前,都應該先照照鏡子。
痛苦中記取教訓
人生旅途上,經常都在與人競爭,機關的升遷是競爭,各種選舉是競爭,運動比賽是競爭,升學考試更是競爭。
競爭中獲勝要靠本事,本事不夠,輸了局就怨天尤人說好不甘心,那是沒有意義的,徒增自己的悲哀與痛苦而已。但若能從好不甘心的痛苦上,記取教訓,再接再厲,最後勝利了,好不甘心的痛苦才不會再發生。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共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