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張惠妹才唱10首就中斷!5黑衣人露面驚呆1.2萬人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6:醫師的三個兒子

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聊聊子女及父母的事。示意圖(ingimage)
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聊聊子女及父母的事。示意圖(ingimage)

由於自己年過80 ,老了,朋友也老了,成立的基金會又是在照顧孤苦老人,老慘的事碰多了,心情自然不佳。尤其看到許多不肖子女及觀念落伍的父母更是氣憤難平。我常禱告上帝,讓我心情不要這樣鬱卒,據說心情長期不佳,是會生病的。

父母MD與子女

有時心中鬱卒的事如能多跟朋友聊聊,醫生說對健康是有幫助的。因此今天我就來跟各位聊聊子女及父母的事。

有位腸胃科醫生,國防醫學院畢業,榮幸娶到台大醫學院護理系高材生,生了三個兒子,生活美滿幸福,省吃儉用存了不少錢。兩個大兒子均獲博士學位,事業有成旅居美國,小兒子未婚與父母同住。父母均已年過80,健康欠佳,且有失智現象,起居均由小兒子照顧。

子女的貪婪與冷漠

小兒子不甘父母財產三人均分,想獨享遺產,乃將父母財產私自過戶到自己名下,遠走高飛,不知去處。置父母於不顧,以致父母三餐不濟,終至父親病死。旅居國外的兩個兒子回國,雖然氣憤亦甚無助,只怪自己長年未盡孝道,未關心過父母,而有此結局。

財產不必全留

兩個哥哥請律師打官司,但連小弟身在何處都不知道,官司怎麼打呢?官司打了三年,律師費花了不少,並無結果。打官司時,母親病逝。一個美滿的家庭怎麼會變成這樣的呢?類似的事不勝枚舉,有人問我的看法,我的看法只有兩個字:「活該!」

做父母的對孩子,因盡一切努力,使孩子接受良好的教育,做到這一點就夠了。財產全部留孩子,毫無必要。非但沒有必要且會遺害子女,前面這個例子,就是遺害的一個例子。害得自己不能安享晚年,甚至不得好死,且使親兄弟成為仇人。地下有知,定懊惱萬分,痛苦不已。所以我才說:「活該!」

捐贈的大愛

我和妻子蘇老師結婚58年,沒有孩子,是無子西瓜。有人說,你是無子西瓜,所以才會說的這麼痛快。我想這可能也有些道理,那留一小部分給孩子,其他都捐出來,行公義,總可以的吧!

有位獨資企業家,公司淨值約有二、三十億元。它有三個孩子,各分股權5%,共15%,妻子10%,自己10%,他們家35%,餘65%股份全捐出來成立慈善基金會。結果他自己快樂,孩子高興,社會窮乏的人也笑了。

蒙受恩典 享永生之福

他無論走到哪裡,知道的人都豎大拇指。更重要的是,有天他見上帝的時候,上帝會說:「孩子,你做的很好,來享受這天堂永生之福吧!」現在是21世紀。父母觀念要現代化,子女才能跟著進步,留遺產,想遺產,爭奪遺產,都是落伍醜陋且不蒙神喜悅的事!

(本文與台灣醒報同步刊登)

王建煊

延伸閱讀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5:死亦難安的富商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4:不想當下流女人(下)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2:僥倖 罪惡的搖籃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141:留得青山在

相關新聞

陳亮恭/高齡科技產業提升健康餘命

行政院跨部會提出以開創高齡科技產業,預估提升產業規模至三千億,從而達成提升民眾健康餘命達七十五歲。相較多年來高齡與人口政...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1:遷怒先生外傳

洪先生早晨上班時,碰到二樓剛搬來的劉太太,互相問候,聊了二、三分鐘,後來他在路上轉彎時,與另外一輛車子擦撞,雙方吵了起來。

辛翠玲/你也ChatGPT了嗎?

其實人們早已預期,AI人工智慧的時代終將來臨;過去這些年來,也有大量關於如何應對AI的討論,只是當這一刻真的靠近時,還是讓人...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1:真有那麼嚴重嗎?

有位朋友的孩子唸高二時,突然不想唸書,他開始蹺課,甚至離家出走。父母極為緊張,想不到這麼倒楣的事,真的發生在自己家裏。緊張、生氣、無奈也沒辦法,在不得已的情況下,只好讓孩子輟學在家,只要不出去變壞就好了。

葉匡時/政務首長需要管理教練

職業運動員通常會聘請教練來增進自己在運動場上的競爭力;包括最頂尖的運動員,他們的體育技巧遠遠超過他們的教練,但仍然重視教...

王建煊/王老先生講故事之270:溺愛不等於關愛

替人證婚本是美事,但現在卻變成苦差事。不講些勉勵的話,對不起主婚人,可是講話,底下像市場一樣,根本沒人聽。有次我在證婚致詞時,底下不但嘈雜,而且有一個約五、六歲的小男孩,爬到台上,碰的一聲跳下去,然後又爬上來,再跳下去,如此繼續目中無人的玩耍,卻不見家長來管教或阻止一下。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商品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