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益仁/新冠疫情下看全球生醫產業賽局

從這段期間的疫苗與藥物研發可見,美國無疑地仍為全球醫藥的領航國家。二○二○年三月,川普召集美國十幾家藥廠負責人開會,開始進行新冠疫苗開發,並由美國政府提供每家公司十億美金預算支持。同時,美國聯邦政府也成立「神速行動」的研發計畫。除了美國之外,全球亦有二至三百家公司在開發新冠疫苗,其中有近卅家進入二期臨床試驗,最後有十一家執行三期臨床試驗,並獲得授權/上市使用。
在這些疫苗中,主要仍出自於美國的生醫公司所開發(如輝瑞、莫德納及嬌生),此外還有英國AZ、德國BNT、中國國藥和科興,及俄羅斯的史普尼克。但經過兩年,近十種疫苗在全球使用上,功效與接受度已有明顯差別,幾種疫苗在這賽局逐漸勝出,尤其是莫德納與輝瑞BNT的mRNA疫苗。目前看來中國國藥和科興所開發的傳統滅活疫苗,其保護力普遍表現不佳,故會在全球市場上逐漸被淘汰。然而,次單位棘蛋白疫苗雖然須經過較長時間開發,近期Novavax以及法國賽諾菲與GSK合作的次單位疫苗,由於副作用少,可能後勢看好。
目前為因應新冠肺炎病毒變異,各藥廠正紛紛積極研發第二代疫苗,以應對今年冬天或未來新一波流行之使用。除了第二代疫苗發展之外,這些疫苗公司亦擴大發展適用族群,從成人跨足兒童。此國際生技疫苗市場研發之模式,使我們看到新冠疫苗在疫情演變下,國際大型製藥公司成功產業的運作模式。
這樣的情形也反映在新冠肺炎治療用的口服抗病毒藥物開發上,尤其是輝瑞的Paxlovid治療效果達近九成,可降低輕度患者轉為中重度之風險,未來有機會發展成像克流感在流感治療及預防之應用,美國輝瑞藥廠顯然將成大贏家。
除了歐美先進國家可見疫苗與藥物發展強勢之外,此次在新冠疫苗開發表現較不突出的日本,近期也宣布塩野義製藥已開發出抗病毒藥物。韓國近日也宣布國產疫苗即將上市。反觀台灣,此次雖不如歐美疫苗發展迅速,但仍有高端、聯亞與國光開發出疫苗執行一期臨床試驗,最後雖然只有高端完成二期臨床試驗取得食藥署緊急授權,並在去年九月後提供政府五百萬劑疫苗使用。但以上述歐美國家的疫苗發展來看,國產疫苗一直無法進行驗證保護功效的三期臨床試驗,主要原因在於資金不足。雖然政府積極輔導,但在預算及法規上並未達到公司夥伴關係的需求。
面對百年僅見的全球新冠疫情及生技競爭,此賽局最後也凸顯出各國家在產業上之專業實力、資金與政府國家治理。台灣在市場相對較小、資金不足且產業規模也小的情況下,未來生技產業應如何定位及發展,政府及產學界應以宏觀角度去思考。(作者為南臺科技大學講座教授、前疾管局局長)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