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人類才是最大的病毒

人類和新冠病毒也處於戰鬥狀態,情勢也是一變再變,最後如何落幕,人們只能仰賴科學家;然而,科學家不能像兩位強人,企圖證明人類的偉大,而應是謙卑地追求大自然的平衡。畢竟對地球而言,人類才是開腸破肚的劊子手,是地球上最大的病毒!
兩年多前新冠病毒尚未進入台灣,筆者撰寫「天擇的再現」,敘述人類每經歷一場大災難,都會帶來一些反省,但這並無法斷絕未來災難的發生;因為人類的改革與創新,往往是改變自然或物種,而不是學習與自然共處,最後的代價就是大自然的再度反撲!
新冠病毒橫空出世至今,科學家仍不清楚它怎麼出現的。兩年多來一個血淋淋事實,是它不斷在演變,而且是快速演變!病毒何以會演變?是否因人類的作為而「變種」呢?這是當下人們最需要知道的事情,因為只有了解病毒可能發展,才能防止帶來更大的傷害。
總有一天人類會和新冠和平共存,問題是,人類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未來是否有新病毒接踵而至?至目前,人類對抗新冠主要靠疫苗,疫苗在過去兩年或許已拯救了數以千萬的人命,然而疫苗只是必要工具,有了它可多一層保障,卻不能保證不確診、不死亡!遑論現役疫苗乃兩年前研發實驗,對新變種的抑制力應不如預期;若要研發新疫苗,在普打疫苗的先進國家中,又如何能在缺少控制組的情況下進行實驗,發展出有效的新疫苗?
全球抗疫前途未明,那台灣呢?何以會從抗疫第一變成確診第一?且這波疫情的轉變,不過就是最近一個月!還記得去年此時,機組人員隔離措施突然由「5+9」改為「3+11」,接著就爆發一波疫情,不論這是否為破口,總是一個教訓,也就是「沒有鬆懈的本錢」!
去年底Omicron在世界各地發威,官員們還在自詡為模範生,在得意中忘了教訓。四月初出現了零星確診案件,許多單位一時手忙腳亂,凸顯了應變體系的不完備,尤其是缺乏疫情爆發的因應演練與後勤支援。一旦單位中有人確診,不論是否接觸即進行隔離,幾天後,要求人們到醫院進行PCR以確認可否解隔;這看似合理的程序,無形中讓人們暴露在高感染情境中,特別是安排在都市醫院等候PCR,環境不佳、排隊時間又久,升高了風險!更令人不解的,政府一再呼籲人們避免群聚,卻讓百姓排隊買快篩、排隊…。
如今部分人快篩為陽即為「確診」,可以減少醫護人員與體系的負荷,也會減少人們交互感染的機會,這是地方政府付出極大代價後,才做的調整。然而,這樣的調整並無法喚回「早知道」,不僅救不了感染數攀升,中重症也可能大幅增加,難道這就是八千億超前部署的成果?
(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