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承泰/兩隻老虎,跑得快!

二○二二年元月,國際三件大事就足以攪亂年節,並帶給大家對虎年的徬徨與不安。一是俄國重兵集結在烏克蘭邊境,二是全球性通膨、石油與原物料大漲,三是Omicron病毒肆虐,變種病毒持續發威。
年節到了,第一個衝擊就是物價攀升,最近在市場購物時感覺更為強烈,普遍漲了至少一成,遠比政府調薪的幅度高出許多。特別是石油價格,周周有感調升;也好,少出遊正可以降低感染機會,並呼應蘇院長的提示「戒慎但不需恐懼」。
然而,會令人恐懼的是台灣股市,這一個月來一路挑戰萬九,即突然崩落一千點,後市如何?數百萬投資人「既戒慎又恐懼」。電視上關於國際情勢的分析並不多,常見的是股市名嘴「事後諸葛」的解盤,只會讓投資人更坐立難安。
另一項「有近憂更有遠慮」現象,是人口與世代問題。去年全球人口成長率在病毒肆虐下,仍有百分之一成長率,大約是增加八千萬人,全球總人口接近七十八億。非洲國家生育率近年來也呈現下降,但仍居於較高水準,出生數仍明顯高於死亡數,成為全球人口主要成長地區。
至於歐洲,如扣除移民其實是「生不如死」。值得注意的,去年歐美國家生育率也下降,然而因疫情增加的死亡數影響更大,這些「多死」的當中超過七成是「老人」;很諷刺的,病毒居然緩和了歐美國家人口老化速度。
去年許多亞洲國家人口成長率也明顯下降,不同於歐美,因病毒死亡影響較小,超低生育率才是主因;我國、韓國、中國大陸都是如此,均呈現幼年與青年人口持續下降,老人占比快速攀升!
眾所周知「人口老化會加深未來年輕人的負擔」,可是這並非是現在狀況,而是未來可能;這句話講多了後,不少年輕人視為當然,以為「上一代人欠了他們」,徒增世代間緊張,這才是未來的危機。
以我國來說,當前多數老人生活並不如期待的「含飴弄孫」、「頤養天年」,七%的人需要照顧其他老人(包括配偶或更老的父母),十二%擔負孫子女主要照顧責任。君不見,小學放學時,校門口有多少是祖父母在等候小朋友放學?這些老人,很可能在三、四十年前,也曾經在校門口接送過他們的子女。到底是誰欠誰啊?
處於全球競爭環境,年輕人壓力當然大,然而他們受消費主義影響,生活開銷居高不下;加上資訊社會到來,更讓年輕人疲於追潮,光是更換手機加上通訊與網路資費,花費不貲,其他消費更難估計;即使父母培養年輕人到大學畢業,根據不同調查,社會新鮮人需要父母支助者仍多過支助父母者,父母親不敢成為「憤老」,年青人難道不知成為「奮青」?(作者為退休台大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