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恆/美國大選的文化對峙

作為民主楷模與世界霸權的美國,其總統大選不止影響國際政治與世界經濟,文化層面上的影響同樣無遠弗屆。首先,從上一屆的美國大選開始,在全球範圍內,美國價值的高大莊嚴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自二次大戰以降,美式民主一直是國際主流思維的弄潮兒,即使水門案或實習生之類的權色醜聞,都難以玷汙美國價值的巍峨形象。從冷戰時期的甘迺迪、雷根到千禧年後的小布希、歐巴馬,即使各人有各自的盤算與爭議,卻都能理直氣壯地穩坐當時已開發國家的馬首是瞻;殊不知一個語不驚人誓不休的川普憑一己之力顛覆了幾乎輝煌整個廿世紀的巍峨形象,無論你喜不喜歡川普,都很難否認他是近半個世紀以來受到最多來自美國本土與已開發國家的政府、民眾與媒體奚落、輕視與保留態度的美國總統。
我相信隨著拜登入主白宮,美國一定會從「抗中」轉回「競中」,中俄依然是他們明地暗裡的主要敵人,可是美國不會再如此自外於行之多年的國際組織與遊戲規則,特別是近日RCEP(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正式簽署,面對中國的直搗黃龍,拜登必須修補與舊有同盟的關係,重啟傳統的合縱包圍取代川普的單挑決鬥式「美國優先」的國家意志,簡言之,拜登必須恢復二○一六年之前那個至少表面上「克己復禮、天下歸仁」的泱泱美國。
然而,我覺得美國再有天下歸仁的局不盡容易,川普的顛覆已經打開了撕裂與衝突的潘朵拉之盒。在我看來,這場選舉紛擾的底層邏輯根本不是「紅色大象」與「藍色毛驢」的政治分歧,而是「白色牛仔」與「彩色中產」的文化對峙。
川普絕對是廿一世紀的一個文化符號,除象徵民主政治的一種變量,更像一個現代土豪版的美國牛仔,單槍匹馬用推特打穿世人對於美國總統的想像。無論面對全球市場還是總統大選,於他而言彷彿都是一座西部世界,只要膽夠大槍夠長,為達目的他沒有不敢說的話、不敢做的事,加上其驚悚有力、用字簡單的溝通方式,非常符合具有美國沙文意識又厭惡菁英主義的選民胃口,他們有貧有富,主要是以鄉村白人、福音教派為主,當然也不乏一些同樣相信槍長膽大、不自由毋寧死的其他族群人士喜愛支持。
而另一方面,拜登也是一個文化符號,追求包容、低調克制的他,延續了過去半個世紀相對政治正確的美國價值,代表了族群融合、性別平等、國際關懷等等講究體面與規則的菁英視野,雖然贏了對手七十四張選舉人票,但兩邊選票其實難分伯仲,意味著過去認知中的進步概念在美國本土遭遇著巨大挑戰,加之針對性極強、傳播力更大的社交媒體工具正在加速各種輿論裂變,相信這場大選之後的文化對峙依然烽火不斷。只是不知道,深受美國影響的台灣,是否能夠在同樣的撕裂烽火裡守得偏安,無論是文化上的、還是軍事上的。
(作者為亞太文化創意產業協會創會理事長)
延伸閱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