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春山/美啟動新冷戰,兩岸都應趨吉避凶

美國國務卿龐培歐(Mike Pompeo)七月廿四日在加州尼克森圖書館以「共產中國與自由世界的未來」為題發表演講,被外界形容是開啟了中美「新冷戰」的「新鐵幕」。龐培歐先是承認過去長達五十年的美國對中「接觸」政策是失敗的;接著火力全開,指中共是「馬克思列寧主義政權」、習近平是「極權主義思想的真正信奉者」;最後呼籲自由世界應合作「改變中國」。
一般都從美國大選的角度看龐培歐這場演講,因為「反中」符合當前美國的主流民意。故龐培歐刻意在選前關鍵時刻,向美國選民展示,川普團隊有能力在不同層面,處理過去美中關係嚴重失衡的問題。但能否因此扭轉川普目前的選戰劣勢,除了看美國公眾的判斷,還要看中共如何回應。
龐培歐以蘇聯瓦解為例,認為自由世界曾經戰勝暴政,歷史可以重演。但目前國際環境與冷戰時期大不相同,美國國力今非昔比,中共也不是前蘇聯。美國雖然仍扮演當今世上唯一超強角色,但其擁有的軟、硬實力,包括軍事、經濟、外交、宣傳等對外政策工具,已不足以讓其穩坐泰山;冷戰後聯盟體系的式微,也無法成為美國維持其領導地位的奧援;更何況,川普上台後的連串「退群」舉動顯示,他對多邊主義能夠發揮的集體安全功能,根本不屑一顧。龐培歐此時提出建立「新民主政體聯盟」的構想,是真情?或是假意?在面對他眼中的中共威脅時,民主能保障這些「志同道合」國家的安全嗎?
單靠民主不足以擊敗共黨政權。蘇聯的解體是內因大於外因,並不代表西方「和平演變戰略」的成功;然而,龐培歐對於「接觸」政策的反思是合理的,只是他在避免提及「圍堵」一詞的同時,也沒有說出「改變中國」的其他辦法。中共外交部回應龐培歐的演說時表示,「中國無意改變美國,美方亦改變不了中國。」實際上,早在江澤民主政時,中共就已記取蘇聯失敗的教訓,大力推展「和平演變與反和平演變」的鬥爭,重點是加強中國共產黨的「絕對領導」。龐培歐演講可能造成的反效果是:讓中共更加強化對內控制,把「鞏固內部堡壘」視為當務之急,如此,距離西方的期待也就更為遙遠了!
接近美國大選,龐培歐的演說就像在公牛面前擺動的紅布,就等北京發怒。如果北京因此亂了方寸,那將產生川普選情的「效益極大化」;但無論選後由誰入主白宮,美國外交的反中旋律不會出現重大調整,中美關係必將是一場長期的鬥爭。中共不僅將加強精神武裝,也會做好物資準備。因為鬥爭不是空口說白話,是要付出代價的。
中美關係影響兩岸關係。我方外交部只因龐培歐兩次提到台灣,回應了一聲「感謝」,就引來對岸國台辦發言人的重批。兩岸互不來往,讓美國扮演球員兼裁判的角色,這是咎由自取;兩岸沒有建立危機管控的機制,故須避免讓「台灣問題」成為公牛面前的紅布。美國前總統柯林頓在其回憶錄中說:「台灣和中東是兩個恰恰相反的外交問題…如果兩岸的政治人物不做愚昧之舉,問題自然會隨著時間而解決」。尤其面對中美在台海可能出現擦槍走火的情況,兩岸更應謹言慎行,才能趨吉避凶。
(作者為淡江大學大陸所榮譽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