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彰化災情頻傳「大豪雨繼續炸」!10縣市豪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完成與癌逝母約定!考場吐血她仍考上中山女高 父讚「全家驕傲」

仙塔律師涉洩密洗錢助詐團!靈骨塔騙上億手法曝光 犯嫌早知偵辦進度

團結國家十講 賴卸責起手式?

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發動大罷免,賴清德總統(右)展開「團結國家十講」,被解讀是吹響大罷免總攻號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立法院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左)發動大罷免,賴清德總統(右)展開「團結國家十講」,被解讀是吹響大罷免總攻號角。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總統賴清德啟動「團結國家十講」,宣稱要團結朝野,共同面對外來威脅。這樣的國家級活動本應凝聚共識,但在民進黨與多個「公民團體」聯手推動罷免國民黨立委的同時,這場「團結」行動卻顯得格外諷刺。更值得關注的是,當罷免可能失敗時,「團結國家十講」是否也將成了民進黨轉移焦點和政治卸責的工具。

這波罷免行動,民進黨與「公民團體」的合作已是「密接支援」,從所謂「公民團體」的組織動員、宣傳資源,到黨公職高調站台,民進黨的角色從未缺席。雖然總統府一再強調罷免是「公民團體自覺所發起的運動」,甚至指出倘若外界有人指罷免是某政黨主導策畫,這是既不尊重憲法,也不尊重「公民權利」。但現實上,民進黨是否真的尊重中華民國憲法?這就不必在此贅述。

總之,這些「公民團體」已成為民進黨外圍動員的側翼,甚至在假若罷免失敗時,將成為卸責的代罪羔羊。民進黨可以將責任歸咎於「公民團體策略失當」或「社會動能不足」;自己則可藉「團結國家十講」大規模宣傳,轉移社會焦點,淡化政黨動員的爭議,此也將模糊政黨應有的政治問責義務。

罷免制度旨在賦予公民直接監督與解任民意代表的權力,但當政黨全面介入,罷免就變成政黨對決。失敗時,民進黨卻能以「公民團體」為名切割責任,這對台灣民主的誠信與政黨責任體系是一大傷害。

民進黨在這場罷免行動中,必須正視並承擔以下幾項政治責任:

首先,應誠實檢討罷免動員與社會資源的浪費;大規模動員未果,消耗的不只是人力物力,更是社會信任。

其次,必須面對罷免行動激化社會對立、撕裂民心的後果;罷免未成,卻留下更深的社會裂痕,這是任何強調「團結」的政黨都不能忽視的問題。

再者,民進黨應公開說明行政與黨務資源的動用情形,接受社會檢驗;當外界質疑行政不中立或資源濫用時,應以透明態度回應,而非以宣傳活動掩蓋責任。

最後,民進黨不能再以「公民團體」為名推卸政黨應負的政治責任;民主的責任政治,是政黨對自己發動的重大政治行動負責,而不是將風險與後果轉嫁給「民間」。

我們不希望「團結國家十講」成為罷免的卸責工具,社會有權要求民進黨正面回應:若這場大罷免失敗了,究竟誰該負責?唯有誠實面對,台灣民主才會更成熟,社會才有真正團結的可能。

延伸閱讀

美轟炸伊朗3處核設施…藍批賴清德還在搞大罷免 嘆「國人只能自保」

罷免一二階重複無涉偽造 罷團、律師、中選會說法一次看

桃三立委反擊罷免逐里問政啟動 議長邱奕勝站出來帶頭反罷免

桃三罷魯宣傳726投同意罷免票 綠議員合體車隊宣傳起跑

相關新聞

關稅威脅生計 勞長裝睡?

四月美國丟出加徵關稅的震撼彈,眼看緩衝期即將結束,台灣政府面對這場攸關產業命脈與勞工飯碗的貿易戰,至今卻只有空洞和孱弱的...

首富鬥美國總統 鹿死誰手難說

全球首富馬斯克在美國獨立紀念日(七月四日)隔天,高調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為美國政黨政治投下一顆威力驚人的震撼彈。

馬斯克創黨 政治槓桿劍指川普

「又大又美法案」徹底讓馬斯克站到川普對立面,並宣布要創立「美國黨」,劍指川普。川普則揚言祭出調查令要把馬斯克送回南非,兩...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好的教育應像好的音響設備

一個好的音響一定是全域的,「全域」乃是指可以應付低頻率的訊號,也可以應付高頻率的訊號。鼓聲就是低頻率的,女高音則是高頻率...

總統敬軍 先正視抗戰歷史

昨天是七七事變八十八周年,做為抗戰主角的中華民國政府卻未發言及舉行中樞紀念活動;反倒是今年五月,賴政府盛大「紀念」歐戰勝...

阻家暴悲劇 善用刑事保護令

新北市土城四十六歲男子,疑因不滿妻子向法院聲請及獲發緊急保護令而被迫離家,前天違反保護令返回妻住處狂摔東西,因而被警方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