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透視/藍軍有變陣三本柱,才能找到反攻槓桿

日前,中選會公布廿四名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通過二階連署,將在七月廿六日投票,綠營罷藍委的攻防將邁入第三階段,藍委只要被罷掉十一席,立院總席次降為一○二席時,綠營便有半數的的五十一席,極可能拉下院長韓國瑜,進而挺進補選,距離立院實質過半便只有一步之遙。
針對綠軍兵臨城下的艱困危局,藍營只有徹底建構變陣「三本柱」,才能反守為攻、救亡圖存。
首先,藍營應考慮立院黨團三長改由不分區立委擔任,讓現今罷免情勢最危急的總召傅崐萁、書記長王鴻薇緊急回防自己的基本盤,首席副書記長羅智強順勢回防固守藍軍大安區大本營;這固防策略,可避免綠軍鎖定的黨團幹部被列為頭號獵殺對象而不斷拉高仇恨值,也可抵銷「罷免XXX,就是罷免傅崐萁」效應,特別是黨團三長暫卸職務,能避免蠟燭多頭燒,並反向操作「柯建銘當院長」的仇恨值。
黨團三長可由不分區立委來擔任,特別是可能參選二○二六縣市長的柯志恩、謝龍介還有王育敏。畢竟他們熟稔議題操作與論述建構,可藉議事攻防貫徹國民黨設定的民生政策軸線,將立院開闢成第二戰場,與區域反罷主戰場首尾呼應,在地方已有持續經營的這三人若能藉黨團職務提早上陣,也能夠為明年選戰操兵,產生戰略連動效果。
其次,反罷免戰略要避免落入綠軍設定政黨對決的框架,應回歸地方、聚焦地方議題,畢竟政黨對決對藍營不利,特別是藍營現今連基本盤都催不出來,即便民調多顯示不同意罷免多於同意罷免,但同意罷免的比率多超過廿五%門檻,其中會出來投同意罷免的遠多於會出來投不同意罷免的民眾,確實是第一個政黨對決不利藍營的原因。
第二,回歸地方,除讓縣市首長了解地方需求及動員脈絡、精確洞察在地選民投票行為,個別藍委也能建構支持者投下不同意罷免的論述,遑論他們還能細膩地切入地方議題,與藉服務績效觸動選民深層利益。藍營本就具地方執政優勢,現由六都與縣市首長自然地進行區域聯防,讓罷免戰回歸地方選戰層次,或許比黨中央強勢主導拉高對決態勢、綠營又藉機炒作朱立倫與藍軍大咖矛盾心結,要好得多。
最後,黨中央還要做件重要的事情,便是主席延選至少到補選投票結束,盡可能減少干擾藍委全力捍衛席次的變數,讓其不因是否選邊或又要協助動員而困擾,也能讓可能參選主席的藍軍大咖心無罣礙的強化反罷區域聯防,不用在罷免熱戰時還得被迫因應是否參選的難題。況且延選,黨部體系也能集中資源協助反罷免的各項動員,避開備多力分困境,更可防堵綠軍藉主席選舉挑動藍營內部矛盾與衝突,坐收漁利。
藍軍反罷變陣三本柱看似簡單,但要落實,除藍軍大咖真得拋棄私心與權謀、真誠面對危機,還得讓支持者看到國民黨脫胎換骨、不斷變陣想強化制衡的決心,才能真的催出「不同意罷免」票,捍衛民主。
(作者為文化大學廣告學系教授)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