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高教三明治/在「比價」創傷中升等 私校師季風法則求生

薇帕颱風花蓮雨勢超大 男疑視線不佳撞死行人

吃飯聊政治被隔壁桌打?台北知名溫體牛員工爆動粗 店家速發聲明滅火

林芳郁醫師的故事 敲響台灣失智政策警鐘

林芳郁(右)和林靜芸(左)是台灣知名的醫師夫妻檔。林芳郁退休後罹患失智症,林靜芸決定牽著他的手,寫書分享照顧經驗。本報資料照片
林芳郁(右)和林靜芸(左)是台灣知名的醫師夫妻檔。林芳郁退休後罹患失智症,林靜芸決定牽著他的手,寫書分享照顧經驗。本報資料照片

曾任三大醫院院長的林芳郁醫師退休後罹患失智症的消息,引發台灣社會廣泛關注。他的妻子、醫師林靜芸成為照顧者,並將兩人的故事寫成「謝謝你留下來陪我」一書,今天將舉行新書發表會。

這不只是醫界一位重量級人物面對疾病的生命故事,更是一面鏡子,照見我們對失智症的理解與政策準備需要更多長足進步;這不只是生命經驗的坦誠揭示,更像是一記深具象徵意義的警鐘—目前的失智症政策架構要如何應對失智症在生理、心理、社會、倫理面所帶來的複合性挑戰。

長久以來,失智症在政策體系中常被擱置在「長期照顧」的邊角。政府規畫失智症策略,往往從照顧人力、安置機構、家庭補助著手,卻缺乏對於這項疾病的整體認識與社會文化的深層回應。失智不是某些人「失去功能」後的終點站,而是一個人在疾病進程中仍然擁有身分、價值、情感、記憶與人際連結的生命歷程。

更令人警覺的是,與癌症或中風相比,失智症的影響更持久、更全面。罹患阿茲海默症的患者,往往在十年、甚至十五年中逐步退化,他們的家庭則在這段時間裡持續承擔照顧、經濟、情緒與決策的多重壓力。這是一種無聲的崩塌,不一定會突然發病、也不會立即治癒,而是在漫長的日常中悄然改變整個家庭的樣貌與命運。

在國際上,失智症早已被視為公共衛生優先議題,甚至有國家將其視為國安挑戰。美國在二○一一年通過「國家阿茲海默症計畫法案」;日本在二○二三年頒定「失智症基本法」,強調與失智者共生的以人為本社會價值;澳洲也在去年發表了最新的十年國家級失智症政策。這些國家皆以跨部會協作、民間參與與人權導向為基礎,重新定位失智症為公共健康與社會永續的核心議題。反觀台灣,「健康台灣二○三○」雖廣納各種健康促進策略,卻對失智症著墨甚少,未將其視為政策主體,亦缺乏跨部會的整合思維。台灣若仍停留在過去的照護框架與思維模式,將無法迎接即將到來的超高齡與失智社會挑戰。

我們面對的是一項既深刻又複雜的社會挑戰,牽涉的是攸關整體社會運作的全面性議題,涵蓋了金融保障、社會處方簽、勞動人力調整、社會安全體系的建構,乃至預防醫學、公共健康與臨床治療的整合。失智症遠遠不只是長照與醫療議題,更牽動著文化、教育、城市設計、工作結構與倫理價值的重組。這整個社會的共同課題,是關乎全民福祉的挑戰。

我們需要的不是將失智症再度編入另一版長照計畫,而是將其納入健康政策與社會設計的核心。失智症的預防、早期診斷、功能支持與社區參與,應被視為全民健康策略的一環;病患與照顧者的生活品質,也應是公共資源分配的重要指標。我們不只是在延長壽命,更在追求有尊嚴、有連結、有意義的生命。當我們重新思考國家健康政策的未來方向,不是因為過去做得不夠,而是因為社會已經走到了一個需要深化、整合與創新的關鍵時刻。

台灣社會面對失智症正處於一個需要深化、整合與創新的關鍵時刻,在這個節點上,國家的健康政策不該只是延續既有路徑,而是要勇敢開創新局。是時候為失智症在「健康台灣」的藍圖中寫下新的篇章,不只是為了今天的患者與家庭,更是為了明天的你我,為了建構能實現共融、尊嚴與希望的台灣社會。

延伸閱讀

郭明裕讚林芳郁羅東人的耿直 改變台大醫院紅包文化

林芳郁明天不出席「謝謝你留下來陪我」新書發表 妻代道歉曝原因

林芳郁失智 亞東院長:參與照顧過程很感動也很不捨

很多名醫患失智症 女醫示警:兩睡眠現象致認知退化風險飆升

相關新聞

那年代的教育舊思維 該拋棄了

台師大女足隊「抽血換學分」的爭議持續延燒,不僅政院、教育部、國科會深切關注,也引發社會譁然。這項由多所大學共同執行的國科...

吹哨者揭弊 勇敢打破官師相護醬缸

昨天聯合報社論評論台師大「抽血換學分」事件是「假藉學術之名遂行剝削」,下午台師大校長、相關行政主管、脅迫學生抽血的教授,...

團滅式大罷免 有道理嗎

大罷免進入最後一周衝刺階段。選舉或罷免應該是理性行為,以「法、理、情」作為思考順序,以形成決策,但現在只剩情緒的發洩,法...

名家縱論/AI與媒體 是佳偶還是怨偶

朱自清一定沒想過他的散文「荷塘月色」,竟被軟體判定AI生成率達六成。中國大陸出版社和大學寄望用「AI生成檢測器」充當學術...

星期透視/大罷免能幫賴清德實現台獨?

賴清德總統在「團結十講」中明確表明「以罷免打掉雜質」後,他假國安之名遂行權力鬥爭之實,終告水落石出。賴在演講中稱,一九五...

大屋頂下/中華民國與中國方向 系列⑦ 大屋頂中國就是一個中國

兩岸關係有三個難題:一、一個中國。二、九二共識。三、統一。簡論如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