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快訊/台鐵二水林內段路基流失雙線不通 數百乘客遊覽車接駁

彰化災情頻傳「大豪雨繼續炸」!10縣市豪雨特報 恐一路下到晚上

完成與癌逝母約定!考場吐血她仍考上中山女高 父讚「全家驕傲」

美若襲伊朗 恐催化核競賽

以色列於六月十三日美伊核武第六輪談判前夕,奇襲遠在一千多公里外的伊朗,重創其核武以及軍事設施,並成功暗殺多位軍事領袖與核武專家;伊朗旋即以導彈及無人機轟炸以色列。連日來互轟,雙方均損失慘重,尚無歇止跡象。

數十年來,作為以色列最大靠山的美國,先由國務卿聲稱事前不知情,後來總統川普親自改口,本來似是勸和,又轉為要伊朗「無條件投降」,並威脅可能幫助以色列以巨型掩體炸彈炸毀伊朗深藏地下的主要核設施,伊朗則稱絕不屈服。

川普在競選時,以不讓美國參戰為訴求,其陣營雖有相當強大不願美國出兵的一派,但鷹派與猶太金主的影響力不容小覷,川普似仍在天人交戰,攪渾水般答稱「看看再說」,顯然擔心助戰的風險。

廿多年來一直報導伊朗核子計畫的美國「紐約時報」記者David Sanger,撰文分析美國攻擊伊朗的風險,頗具參考價值。

美國從二○○九年秋天披露伊朗發展核武,其核武設施就一直是美國軍方攻擊的假想目標。據了解,很少有潛在的軍事行動經過如此深入的研究、演練和討論。軍事和地質專家表示,從技術上講應該可行。

然而,它充滿了風險,最大的危險可能在於後續發展,就像美國長期深陷阿富汗和伊拉克泥沼一樣。正因如此,過去十六年來,每一位美國總統都會對發動攻擊感到躊躇。

川普暫停行動,顯然是因為可能出錯的事情不僅很多,也可能還有意想不到的後果。顯而易見的是,儘管以色列已成功摧毀伊朗的許多防空系統,但美國出動轟炸機仍有可能被擊落。也可能由於計算錯誤,即使是美國最大的常規炸彈也無法炸毀地下核設施。

同時許多專家警告,即使行動成功,就像在阿富汗和伊拉克一樣,那些意料之外的因素可能帶來重大不利後果的反噬。

伊朗誓言若遭美軍攻擊,它將反擊,目標很可能是遍布中東的美國基地,以及在波斯灣和地中海日益增多的軍事資產。這可能會引發一系列升級,前美國駐以色列大使撰文:「伊朗幾乎肯定會通過殺害美國平民進行報復。這反過來又會迫使美國做出報復。」

伊朗的反應可能採取其他形式。十五年前,為了應對美以聯合攻擊其核子計畫的網路攻擊,伊朗組建了一支網路部隊,破壞力相當可觀。此外,伊朗還擁有大量可用於攻擊油輪的短程飛彈,這使得波斯灣的油輪運輸風險過高。

除了攻擊和報復的循環,還有長期危險。伊朗領導人或其他核子專家對解讀以色列奇襲傳遞的訊息很可能是,他們本應更早、更隱密地加強發展核彈。北韓因擁有核武而確保其對手採取攻擊行動時三思而後行,伊拉克與利比亞則因放棄發展核武而慘遭入侵與領導人被殺。

歷史表明,核子計畫可以被轟炸,但不能被消除。川普可能不想被指責錯失讓伊朗核武計畫倒退數年的機會,但他必須決定,這是否值得美國直接介入、並承擔巨大風險。

伊朗 川普 核武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擬打擊伊朗!消息人士爆FBI有所行動 監控美境內真主黨組織

美中角力進入深水區 世界將重新洗牌!謝金河:川普築2高牆,威力不輸柏林圍牆倒塌

龔明鑫:川普2.0衝擊美資本市場 關稅政策有望調整

美國19日過「六月節」 川普發文怨「假太多」:工人也不想放

相關新聞

關稅威脅生計 勞長裝睡?

四月美國丟出加徵關稅的震撼彈,眼看緩衝期即將結束,台灣政府面對這場攸關產業命脈與勞工飯碗的貿易戰,至今卻只有空洞和孱弱的...

首富鬥美國總統 鹿死誰手難說

全球首富馬斯克在美國獨立紀念日(七月四日)隔天,高調宣布成立新政黨「美國黨」,為美國政黨政治投下一顆威力驚人的震撼彈。

馬斯克創黨 政治槓桿劍指川普

「又大又美法案」徹底讓馬斯克站到川普對立面,並宣布要創立「美國黨」,劍指川普。川普則揚言祭出調查令要把馬斯克送回南非,兩...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好的教育應像好的音響設備

一個好的音響一定是全域的,「全域」乃是指可以應付低頻率的訊號,也可以應付高頻率的訊號。鼓聲就是低頻率的,女高音則是高頻率...

總統敬軍 先正視抗戰歷史

昨天是七七事變八十八周年,做為抗戰主角的中華民國政府卻未發言及舉行中樞紀念活動;反倒是今年五月,賴政府盛大「紀念」歐戰勝...

詐騙逼死五口 國家不能無感

台中市豐原區發生一家五口命案,警方初步調查,疑因認識的友人介紹加入投資金豆遭詐騙,且被連環詐,走投無路之下全家走上絕路。...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