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星宇股東會一戰成名!演藝圈最會存錢的男人 37歲男星「10年買3房存上千萬」

不是所有的菜都值得點 美食作家揭在牛排館選6道菜較不易踩雷

閏六月到鬼月…必補「天人地」三種庫!運勢不卡關、財富順順來

以色列先發制人攻伊朗 凸顯川普罩不住

以色列空襲伊朗,讓早已紛亂的全球秩序再添變數。媒體報導,以色列早已「密謀數月」,而美國總統川普事先也知悉。以色列之所以先發制人,原因很簡單,就是因為不相信美國能處理伊朗的核問題;而華盛頓可能也知道,自己處理該議題的能力不夠,因此允許以色列如此行動。

這場空襲與後續互相攻擊,是川普就任後第二場全球關注的戰爭,前一場是印度及巴基斯坦的武力衝突。這兩場戰事告訴我們,川普之前批判拜登的諸多無能,純粹是說空話的政治語言,因為他自己也無能力避免或和緩某些戰事。拜登是老牌政治人物,曾擔任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主席;這個主席可不是等閒之輩,其外交見識不僅不輸美國總統,影響力也不輸美國國務卿及國防部長。選前,川普猛攻拜登的外交無能,大家聽了很爽,也很過癮,真覺得老邁的拜登一無是處。事實證明,川普只會空口罵人,試問他就任後,俄烏情勢有和緩了嗎?以哈戰事有解決了嗎?現以伊又開打,如果還是川普的同意或默許,那真的很可怕,因為他是刻意讓戰爭發生的美國總統。

雖然美國國務卿魯比歐否認美國有參與,或支援以色列這樣做,他表示首要任務是保護美國在中東部隊的安全,但川普說,此空襲後希望伊朗就核問題回到談判桌。可以很清楚知道,美國在此事件中有其政治目的,川普希望伊朗受創後趕快乖乖聽話,後續就核問題與美國展開具體談判。只是川普的政治目的竟然不是透過自己的能力,而是透過以色列的空襲,這將讓美國在中東的威信再次下降,川普的威信亦然。

有觀察家認為,以色列發動空襲,是其總理內唐亞胡刻意破壞美伊的核談判。伊朗外交部則指出,經過該空襲事件,後續與美國的核談判變得毫無意義。筆者認為這兩種說法都不太正確,不是內唐亞胡的核心考慮,筆者認為:內唐亞胡根本不相信美國能處理伊朗的核問題,因此他直接跳過該程序,直接先發制人。且這種做法可能還得到美國同意,是幫忙美國,坦白說談不上是對美伊核談判的破壞。其次,內唐亞胡認為,美伊的核談判根本不用談,因為就是談不出結果,沒有談的意義。伊朗若想跟美國談判,無非是藉此想要某些經濟援助。他不屑美伊的任何談判,直接選擇軍事攻擊,且強調自己的攻擊行動不會一天就停止,會攻擊到伊朗的核武威脅消失為止。

這兩天,出現一些新發展,川普似乎有贏回一些主導權,就是他提到願意讓普亭擔任調解人;而以色列原本提出要刺殺伊朗最高領袖哈米尼,最終遭到川普否決。最新情況,據稱伊朗透過沙烏地阿拉伯等國家請求川普敦促以色列立即停火,但內唐亞胡則強調,伊朗必須放棄核武,以軍才可能停火。現川普又必須面對重責大任了,就看他如何承擔?

內唐亞胡年輕時就在美國讀書,極度了解美國,稱跟拜登等政治人物都是長期的老朋友。他應該清楚知道,美國的國力已走向衰弱,無法多給盟邦承諾,因此選擇先發制人空襲伊朗,意圖提前保護以色列的安全。他同時是戰鬥型的軍人,也是積極型的政治人物;前者指他能隨時啟動戰爭,後者指為保全政治職務,也能隨時進行冒險的政治行動。這次以色列空襲伊朗,再度展現內唐亞胡的強人性格。

拜登 川普 內唐亞胡 伊朗 以色列

延伸閱讀

雙方未進行和談!川普曝「沒有尋求停火」 盼伊朗「完全放棄」

有望達成貿易談判?川普曝「日方態度」 恐延長TikTok在美資產期限

不願中東局勢降溫?才拒簽聯合聲明 川普G7後「態度大轉彎」

未說尋求停火!川普狠批馬克宏「總是搞錯」 盼「真正結束」伊朗核問題

相關新聞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數位化繁為簡 個資盡量從簡

前陣子電冰箱突然故障,冷凍不凍、冷藏不冷,卅年老齡電器也該汰換了;趁網購平台年中慶特價期間,上網選購一部能源效率一級的新...

人禍致災 選民自己選的

颱風丹娜絲侵襲重創台南,許多災民飽受停水停電之苦逾卅小時。總統賴清德十一日到七股區勘災時,災民紛紛當面開罵,痛批政府事前...

韓星GD代表的「國族品味戰爭」

韓星GD(權志龍)十一日起連續三天在台北小巨蛋舉辦演唱會,黃牛票被炒到一張六萬元。出生於一九八八年的權志龍,從看待藝人的...

賴過境美本土?美中關係是變數

賴清德總統傳將於八月出訪我拉美友邦,並將過境紐約及達拉斯,總統府表示如有確定會適時向國人說明。如成行,將是賴總統上任後第...

賴清德與魔鬼交易 成台灣浮士德

這兩天,網路瘋傳賴清德總統下鄉勘災的短片。賴總統面對處境艱難的災民,無論是態度或回應,都顯得有心無力,甚至被網友剪出「何...

美中氛圍已變 賴出訪難跨「蔡英文障礙」

賴清德總統預計八月訪問南美洲的巴拉圭與中美洲的瓜地馬拉與貝里斯,賴是否可以過境美國,與過境美國的哪裡,受關注程度遠高於出...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