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普派兵 美國那道「美麗風景線」的警訊

美國各地十四日爆發大規模反川普示威浪潮,數百萬民眾湧上街頭、公園與廣場,參與名為「不要國王」(No Kings)的抗議活動。從大都會到小城鎮,示威者高呼反獨裁口號,同時表達捍衛民主與移民權益的訴求。主辦單位宣稱全國有數百場活動,參與人數高達數百萬。
美國非法移民問題並非始於川普,也不會終結於川普。美國長期吸引來自中南美洲與亞洲的移民,部分出於尋求經濟機會,部分則為逃離戰亂與貧困。然而,美國的移民制度多年來陷入政治僵局,缺乏系統性改革,使得大量外來人口透過非法手段入境,最終形成一個龐大的「影子社會」。
川普於二○一六年首次當選總統時,便以在南方邊境「建牆防移民」做為競選主軸。二○二五年再次執政後延續先前主張,並升級政策手段,直接派遣國民兵進入多個庇護城市進行清查與驅逐行動。這種軍事化執法作風在美國歷史上極為罕見,甚至引發許多法律學者質疑其違憲。
支持川普的民眾普遍認為,非法移民威脅了美國的國家安全、勞動市場與公共資源。他們主張強勢執法不僅合理,甚至是對合法移民與本國公民的一種保障。川普政府把部署國民兵界定為「針對國家安全與邊境危機的緊急行動」。
然而,批評者則指出,軍隊介入民事執法違反「禁止軍隊參與國內執法法案」(Posse Comitatus Act)。該法案規定除非國會特別授權,軍隊不得介入國內警務。此外,大規模突襲與拘捕行動已造成家庭分離、兒童受害,並引發人權組織的強烈譴責。美國做為一個長期宣揚民主與人權的國家,如今卻在自身土地上進行「類軍管」的行動。對照美國前眾議院議長裴洛西二○一九年針對香港的暴力示威活動,稱其為「一道美麗的風景線」,如今看來格外諷刺。
川普歷來擅長將危機政治化、將社會矛盾轉化為政治動能。此次動用軍力執行驅逐任務,對其而言不僅是移民政策的延續,更是一次高效的政治宣傳。他藉此再次塑造「強人領導者」的形象,鞏固其核心選民,並轉移外界對其政策缺失或法律糾紛的注意力。
這樣的操作在選舉動員上確實有效,尤其是在美國中西部與南部的一些地區,移民問題與犯罪和經濟焦慮高度重疊,川普的「反移民強硬派」形象深得民心。然而在短期政治紅利的背後,卻得長期付出社會分裂與族群對立的代價。
美國的民主制度建立在「文人統治」與「軍隊中立」的原則上。國民兵理論上雖屬州政府指揮,但總統可在特定情況下由聯邦政府調派使用;一旦界線不斷模糊,將可能開啟危險的先例。若每任總統都能以「緊急狀態」名義動用軍事力量介入國內事務,法治將讓位於專制,民主制度也將逐漸空洞化。
此外,移民問題本質上是經濟、外交與社會政策的綜合結果,無法僅靠軍事或執法手段解決。若政府無意進行全面性的移民制度改革、缺乏與來源國合作的外交策略,卻只是一味驅逐與恐嚇,終將激化社會矛盾,讓問題更難解決。
川普派兵鎮壓非法移民的行動,不只是單一政策的延伸,更是對美國制度精神的一次壓力測試。在安全與自由、人權與主權的取捨間,民主社會應有更深刻的自我反思。美國面對非法移民這一複雜問題,急需的是理性對話與制度改革,而非動用軍力、製造恐懼。一旦軍隊開始對內執法,民主就會站在危險的懸崖邊緣;當美國人民在各地拉起了那一道人權抗爭的「美麗風景線」,這也是我們該警醒的訊號。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