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計程車進入機場是雙輸政策 問題不會因拖延而消失
隨著交通科技與運輸模式的進步,計程車市場早已多元化、科技化發展,但台灣的法令卻仍停留在過去的框架之中。以目前高雄國際機場為例,限定車輛進場排班載客的方式,禁止絕大多數的合法計程車(不論是傳統或多元計程車)進入場站,這不僅違反公平競爭原則,更造成旅客與司機雙方的困擾,影響旅客使用體驗。
根據《民用航空機場客運汽車管理辦法》,包括高雄國際機場在內,進機場載客的計程車需事先取得排班資格(多元化計程車無排班參加資格),如此「封閉市場」僅允許少數車輛進場載客,導致其他合法車輛,必須被趕至機場外載客,影響旅客便利性與司機生計。
試問,國外旅客來台無論旅遊或洽公,剛下飛機、手提重物,為何事先預約的平台計程車不能提供服務? 這計程車已經合法登記、裝設衛星監控、受到車隊管理並具備良好服務品質的駕駛,為何不能進入國門場站載客?
這樣的制度安排,儘管有過去基於現場管理、國門形象的目的,但隨著計程車產業的進步與科技的發展,如今多元計程車已占全國計程車數量的三成,且多數配備行車監控、電子支付、即時定位導航等設備,過去的問題在今日早已被克服,曾經的立法美意到如今反而成為犧牲絕大多數乘客與司機權益的過時政策。
對比亞洲經驗,新加坡樟宜機場與泰國曼谷機場均允許多種計程車與派遣平台車輛進入載客,並且設立各營業車種專用上車區,且於航廈內均有清楚標示,透過分流與資訊管理確保秩序與品質。反觀我們,不曾思考與時俱進,卻是用陳舊法規來限制早已更進步的市場現狀。
我們理解機場場站有空間管理的挑戰及其特殊性,因此並非主張無限制開放,但在外在環境早已快速變遷下,重新檢討數十年不變的機場計程車排班制度絕對刻不容緩。關鍵在於如何設計合理的管理制度,讓所有合法車輛在獲得旅客預約時,能給予公平條件下競爭、也能讓旅客保有充分的自主與選擇權,真正提供友善安全便利的國門接駁選擇。
因此,我們強烈呼籲交通部民航局與相關機關,不要再拖延,儘速檢討相關規範,修正不合理的限制,允許所有合規的一般與多元計程車依序進入機場載客。只有建立公平開放的市場,才能讓旅客受惠、產業發展、城市形象提升。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