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弱的強人 會帶給美國什麼?

最近美國華爾街流行一個新詞─TACO(Trump Always Chickens Out),即川普總是退縮。媒體發現,美國總統川普關於關稅強硬的恫嚇後往往伴隨著退讓,股市卻隨之起舞,摸清楚了這套規律,這就給短線投資人帶來獲利的機會,屢試不爽。

TACO理論不只是華爾街戲謔的投資策略,也反映出川普上任四個多月來,看似雷厲風行、翻天覆地的內外改革,囂張跋扈的網路推文,到頭來暴露出他不過是一個色厲內荏的「軟弱的強人」。

TACO理論讓人懷疑熱衷關稅的川普到底有沒有一套完整的經濟理論,可以支撐他對貿易逆差的縮減與讓製造業回流的執著。川普當前不是因為受到財團或市場的短期壓力便退縮,就是「順了姑意逆了嫂意」,弄得兩面不是人。像是擔心八月底的開學季與萬聖節的貨架空無一物、擔心蘋果手機價格飛漲,不得不對中國大陸退讓。而調高鋼鋁關稅雖然造福鋼鐵業,卻讓其他製造業叫苦連天。在中國帶頭「不跪」的抵制下,也給了其他國家對抗的底氣。加拿大、澳洲還相繼選出公然反對川普的執政黨,全世界都看穿川普沒有看上去的強大。

在外交上川普得罪了盟友卻一事無成。中東之行看似風光,這些富國承諾的投資能否落實還有待觀察,不過他倒是先收了一架大飛機,他家族企業在當地的投資也引起很大的爭議,看不出他此行對中東的區域安全起了什麼作用。加薩人道危機天天上演,川普置若罔聞。更別提俄烏戰爭了,在逼迫烏克蘭簽下國土資源的協議後,美國就袖手旁觀,任由兩邊不斷升高攻擊規模,造成更多平民的死傷。

原本川普選前就承諾縮減政府開支,朝向小政府的保守派政治理念改革,大張旗鼓成立了「政府效率部」(DOGE),大砍國際開發署、國際新聞宣傳機構以及駐外使領館,但同時也削弱了美國在國際上的軟實力。如果真的能撙節開支倒也無可厚非,但是川普口中的「又大又美法案」出爐,讓共和黨內財政保守派大為不滿,同時種下他與馬斯克決裂的種子。而川普政府改革的計畫至此可謂失敗收場,聯邦政府將繼續債台高築,市場出現更多的疑慮。摩根大通執行長戴蒙就公開警告對美國國債市場的風險正在惡化,他指出美國政府債務持續膨脹,最終將導致債市出現嚴重動盪,甚至崩潰。

目前國會仍掌握共和黨手中,川普就已經出現左支右絀的疲態,明年期中選舉更不樂觀,川普這時的強人姿態正如洩了氣的玩偶一般,奄奄一息。川普走到這一天,與他個人性格有很大的關係,好大喜功、自我中心。這種性格的養成來自他的從商與從政的經歷,商場的爾虞我詐、演藝事業的誇張效果,乃至網路霸凌政敵,都讓他愈來愈脫離現實。

他在這一任用人的唯一標準就是忠誠,內閣閣員多是不學無術的馬屁精,沒有中心思想,缺乏完整的政策規畫與實踐的能力,更不敢決斷厲行。缺乏一貫性的政策主張、嚴謹的政策規畫,更重要的是實質的報復能力,都讓人看破手腳。

在其他的狼眼中看穿了川普不過是披著狼皮的羊,從華爾街到克里姆林宮,都看出來了。

美國 川普 對等關稅

延伸閱讀

又往臉上貼金?川普狠批州、市長無能 稱若未派兵「洛杉磯將成焦土」

川普大刀一揮赴美留學不確定性高 教育部擬出這招

指川普政府部署陸戰隊「公然濫權」 加州長將再提告阻止

馬斯克將遭清算?川普疑施壓盟友選邊站 官員曝想挽回「只剩1招」

相關新聞

星期透視/藍軍有變陣三本柱,才能找到反攻槓桿

日前,中選會公布廿四名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通過二階連署,將在七月廿六日投票,綠營罷藍委的攻防將邁入第三階段,藍委只要被罷掉十一席,立院總席次降為一○二席時,綠營便有半數的的五十一席,極可能拉下院長韓國瑜,進而挺進補選,距離立院實質過半便只有一步之遙。

名家縱論/騙子川普和他的圓謊化妝師

廿七歲的年輕人能夠勝任總統府發言人嗎?

大屋頂下/中華民國與中國方向 系列④ 敬畏兩岸歷史恩典

這是我的基本思考:自由是人性的本質,民主是文明的方向。

林芳郁醫師的故事 敲響台灣失智政策警鐘

曾任三大醫院院長的林芳郁醫師退休後罹患失智症的消息,引發台灣社會廣泛關注。他的妻子、醫師林靜芸成為照顧者,並將兩人的故事...

打造失智友善社會 台灣當務之急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起各方關注。他曾任三家醫院院長,推動急診EMT制度,是國內深具卓越貢獻的...

大樹快要變「大板」 多少良田 慘遭鯨吞

上月底高雄大樹區農會舉辦「鳳荔季」,市長陳其邁大讚金鑽鳳梨及玉荷包是高雄之光,還引用俗話「喝大樹水,不肥也美」大力行銷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