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視欺騙與投機 對社會的危害
台中市一名私立高中學生申請入學獲得四間學校醫學系正取,然而學習歷程檔案遭爆填寫不實,被取消了錄取資格。報導多以膨風形容此一不誠實的行為。其實這包含了欺騙與投機取巧兩大惡劣行徑。投機取巧絕對不是良好的德行,無論在民事與刑事法律規範都對「射倖」行為有所規範。
四屆監察委員為了解射倖行業對社會的影響,曾拜訪當時香港賽馬會主席。非常驚訝地發現,主持馬會的主席竟對具射倖性質的賽馬彩票持非常保守的看法,因此在作為上非常自制。他說彩票雖說收益必須用於公益,但是買馬票的人,絕大多數是夢想翻身的窮人,中獎率極低,結果越買越窮。
美國加州刑法第三三○b條,在未經授權的情況下製造、擁有、販售或操作「老虎機或類似裝置」是違法行為。該條文主要針對任何透過投入金錢或其他物品啟動,依賴機會或隨機性,有可能讓使用者獲得金錢、代幣或其他有價值物品的機器。違反者得處以罰金或監禁。目前,多國已針對具有「射倖性」的消費產品制定相關法規,特別是為了保護兒童和青少年,免受類賭博機制的影響。
台灣到處都是抓娃娃機或是扭蛋機等射倖設施。類似的設計也出現在電玩遊戲中。經濟部提供的「網路連線遊戲服務定型化契約範本」建議遊戲廠商載明:有提供付費購買之機會中獎商品或活動,其活動內容、獎項、中獎及機率或稀有商品數量等資訊,並應記載「此為機會中獎商品,消費者購買或參與活動不代表即可獲得特定商品」等提示。
然而,定型化契約範本並無法律上的強制力。《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第四十七條明文規定,不得在兒童及少年活動場所周圍二百公尺內設置或經營「妨害身心健康」的設施。抓娃娃機或扭蛋機內容包含賭博成分,自然應被視為「妨害身心健康」而受到限制。但是也未見到中央及地方政府注意管制或輔導。
比利時、澳洲、荷蘭、英國、南韓都分別對射倖遊戲,加強管制或全面禁止,除高額罰款外,甚或認為賭博而成為刑事案件。最早弄出扭蛋的日本,也在二○一二年要求將玩家隨機收集物品以獲得獎勵,視為不當誘導消費,禁止「完全扭蛋」。西班牙、德國、美國、加拿大、歐盟都計畫對類似機器進行規範,以保護未成年人,免受成癮性賭博行為的影響。台灣僅見《電子遊戲場業管理條例》殊為潦草。
至於《公益彩券發行條例》雖以盈餘運用增進社會福利為宗旨。但社福本是政府責任,應該由編列預算,卻要依賴獎券,實令人不能苟同。看到滿街的抓娃娃機與彩券行,卻不見政府對養成社會投機取巧的風氣認真對待,令人氣結。日昨經濟日報報導全台竟有一萬多家彩劵行,數量直追超商。假如彩券無害,是值得推廣的,那為什麼法律對這些射倖產品要設定限制?
法律不僅是規範的集合,更是一種基於社會期望的權威性決策過程。法律的正當性來自於其在社會中作出正確決策的能力,這些決策應反映並實現社會的共同價值。法律應與社會價值密切結合,應作為實現這些價值的工具,並透過政策的制定和實施,來促進社會整體福祉。誠實與務實都是社會生活的基礎,我們寄望政府能正視欺騙與投機對社會的危害,不要只在年輕人受到社會不當影響,拿剝奪入學資格來處分犯錯的年輕人。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