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洪金寶兒、媳爆雙雙出軌?香港小姐「一后三王」嗨整夜

反擊了!以國空襲伊朗雷達據點 川普仍稱停火有效:不樂見政權更替

香港頂流男星驚傳落海!遭船隻救起送醫 經紀人回應是本人

名家縱論/大國博弈與戰略自主

川普與習近平終於在6月初通了電話。圖為川習2017年在G20峰會上見面。 (美聯社)
川普與習近平終於在6月初通了電話。圖為川習2017年在G20峰會上見面。 (美聯社)

川普與習近平終於在六月初通了電話,中國大陸外交部發布了正式新聞稿,美國白宮並未公布通話的內容,而是川普經由自創的社群媒體平台Truth Social發文,凸顯了決策的個人特質,改變過去制度化留下官方紀錄的形式。

比較雙方發布的內容顯示經貿是共同關注的議題,雙方同意在日內瓦達成的協議下盡速展開後續貿易談判,以及習近平邀請川普夫婦訪問大陸。

根據中國大陸外交部的新聞,習近平強調既然達成了共識,雙方都應遵守,美方應該撤銷對大陸的消極措施,他特別強調「美國要慎重處理台灣問題,避免極少數台獨分裂分子把中美兩國拖入衝突對抗的危險境地」。除此之外,大陸還在新聞中表示「美方將繼續奉行一個中國政策」,同時「歡迎中國留學生赴美學習」。

川普暗示雙方已經解決大陸稀土出口的問題,雖然他沒有提供細節,他還強調雙方沒有觸及貿易以外的問題,包括俄烏戰爭和與伊朗的核談判,但沒有提到一個中國政策與台灣問題是否不在對話之內,既不承認、也不否認,這才是值得玩味之處。

其實在雙方發展關係過程中,各說各話、各取所需已經是行之有年的現象,但並不會刻意挑戰對方公布的內容,可以視為雖未同意、但不否認的默契,也是一種外交的妥協方式。「上海公報」就是最佳的案例,在一個公報當中,既明確表達雙方的共識,更保留雙方不同的意見,充分顯示為追求共同目標而展現「同中存異」的外交藝術。

此次通話更顯示高峰外交的重要性,藉由高層對話打開僵局、管控危機、決定方向,再由業務首長進行談判。通話結束後不久,中國大陸已批准向美國主要汽車製造商的供應商發放臨時稀土出口許可證,同時傳出下次談判將於六月九日在倫敦舉行。

當前美國與中國大陸關係陷入結構性的對抗格局,隨時都有可能因為偶發事件阻礙了原已和緩的趨勢,因此美中的經貿談判不可能在短期間獲致成果,它必須隨著增進交流、持續有序對話機制、累積互信的架構下,才有可能增加合作。

川普在發文中未提台灣問題,但也未否認大陸對談話中涉及台灣的意見,避免它成為雙方關係的障礙,影響經貿博弈的大局。川普仍會以對台軍售作為維護台灣安全的承諾,但是我們必須思考大國博弈下,如何避免成為棄子,及增加戰略自主的可能性。

當美國國防部長赫塞斯在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中,大聲疾呼中國大陸對台灣以及亞太地區的威脅時,除了菲律賓之外,東協國家對此保持相對沉默,它們更關注的是川普關稅政策的衝擊,東道主新加坡國防部長陳振聲在會上強調,若在大國博弈中選邊站隊,新加坡只會逐漸失去自身價值。

值得注意的是習近平此次以「極少數」形容台獨分子,縮小但集中力量打擊範圍,賴政府卻以境外敵對勢力概括中國大陸,形同與十四億人民為敵,未蒙其利,先受其害。

(作者為政治大學東亞所名譽教授)

軍售 賴政府 貿易談判 習近平 美中 稀土 外交部 境外敵對勢力 台獨 台灣問題

延伸閱讀

學者:習近平對川普傳達訊息 遏制美鷹派

川習通話進展有限 稀土晶片成談判籌碼

李在明、川普通話!強調韓美同盟關係特別 同意協商關稅

川普稱習近平已同意讓稀土礦輸入美國

相關新聞

美國製造敵人 台灣要小心

舉世第一人、批評美國海外劣行一甲子的杭士基,十五年前在中央研究院演講,表示美國是「全球頭號恐怖主義國家」,聯合報頭版記錄...

兩岸版小紅帽 誰裝無辜

最近常見川普頭戴紅帽,上面繡著「讓美國再度偉大」;不久,他口中的「惡霸」伊朗,其核武設施便遭美軍重創。讓人驚覺「小紅帽和...

美國參戰 以伊衝突增外溢風險

美國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以伊戰爭情勢升級,是危機的管控?還是風險的螺旋再升級?六月十九日川普才表示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

網紅川普在乎流量 後果世人共擔

美國總統川普協助以色列轟炸伊朗三處核子設施,並宣稱摧毀位在地底深處提煉濃縮鈾的基地,同時警告伊朗不得報復,立即和平談判,...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十年方可磨一劍

「十年磨一劍」出自一首古詩,現在對這句話的解釋是,經過十年的琢磨,終於可以有一把非常鋒利的劍了。可是我們現在已經面臨精密...

賴總統團結國家首講 未見台灣現實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者奈伊十分重視國家領導者決策的倫理道德,他在《強權者的道德》書中說:「假裝倫理道德沒有任何作用,就和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