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本周「血型+生肖」財運TOP5!第一名組合「主動出擊」:有大筆獎金入袋

三峽車禍3死12傷!檢認肇事翁具不確定殺人故意 死亡不起訴

台師大女足遭威脅抽血換學分!教部確認霸凌且違反人體研究法 對3方行政裁罰

川普三而竭 露關貿戰敗象

川習終於通上話了!美國總統川普上任以來,就一再釋出快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的消息,但近半年來都石沉大海。五日晚間中共官媒《新華社》,率先報導川習通話的消息,算是圓了川普的心願,但氣勢卻已枯竭,因為現在是美國有求於中國。

川普揚言發動他自認是「常識與天才政策」的關稅戰時,全球無不嚴肅看待,這是一鼓作氣。但是,隨著川普暫緩關稅戰的時間逼近,美國至今只與英國達成初步的貿易協定。接著,為了美國人有聖誕節禮物,配合中國副總理何立峰出訪歐洲的時間,雙方就貿易關稅的議題在日內瓦會談,達成互免關稅報復九十天,這是再而衰。

怎料,美國在日內瓦協議後,接連宣布對中的晶片禁令、及後來媒體報導擴大對台軍售、撤銷大陸留學生簽證。結果中國以稀土一證一審反制,延長稀土出口時程作為報復,造成歐、美、日汽車等工業無稀土可生產製品,中美兩大強權互相指責對方的不是。時至今日,美國希望雙方領袖能直接溝通,以解決稀土供應的問題,這是三而竭。

川普堅信關稅戰能讓美國再次且持續的偉大,但他操之過急,空有想法與短線作法,缺乏整體戰略及實質辦法,七年之病,求三年之艾,各國紛紛看穿他虛有其表的伎倆。如今,美國反川遊行增加,國際盟邦不再信任,除說明他過於自信與自大外,其內閣也誤判和不了解國內外情勢的發展。

首先,他的新關稅增加企業成本,通膨漲幅加大,食品物價持續上漲,導致更多美國人求助食物銀行等救濟機構,許多經濟學家及分析師,無法解釋川普貿易戰的目標為何。

其次,白宮不了解中共的權力結構與文化,只要黨控制住槍,再加上民族主義運動的助瀾,又無需定期選舉,很難撼動共產黨政權。最後,習近平記取川普第一任期對中國貿易戰的教訓,有長期與美關貿戰的規畫,中共可付出一定民生代價,但美國缺乏與中國一起「吃苦」的能耐,且需要一段長時間,才能全面取代中國提供的物資,難與大陸長期對抗。

相信川習通話前,雙方幕僚必定經過多次協商,相互有所妥協,且達成必要的協議,才能促成雙方領導人的直接對話。儘管通話後對外公布的內容積極正面,卻無新意可言。中美新一輪關貿會談很快會舉行,及雙方同意互訪是共識外,川普強調複雜的稀土產品應不會再有問題;中國外交部表示雙方應在各領域交流合作,避免因「台獨」議題產生衝突對抗。簡言之,美國需要中國的稀土,以免斷炊;中國希望美國謹慎處理兩岸的問題,避免兵戎相見。

筆者並不樂觀看待這次協議的結果,因為川普反覆無常的言行已是常態,換言之,川普隨時有可能再次圍堵中國。川普處優勢時的高傲,居劣勢時的友好,令人難以捉摸他的下一步,昨日親如手足的特斯拉執行長馬斯克,今日成為川普的頭號寇讎,衝突加劇時,川普願意與馬斯克通話,是最佳的寫照。

會談前,川普表示習近平是位難以達成協議的強硬派,可見關貿戰難使中南海跪地妥協;且眾多經濟與國際關係專家認為,川普關貿戰必敗,因為他攻擊的是美國在全球化的優勢面。台灣必須慎防,川普會否將我國當作與大陸達成關貿協議的禮物。

關稅戰 習近平 川普 對等關稅

延伸閱讀

通話沒了!與馬斯克合作關係告吹 川普稱「沒關係」淡化爭執程度

冷戰?川普、馬斯克潰堤式決裂 白宮消息人士:今日沒有通話計畫

槓上加墨!川普貿易戰及移民政策 2026世足賽籌備蒙陰影

從兄弟到仇敵 川普馬斯克關係如何破裂?外媒分析和好可能性

相關新聞

普發現金是全民的勝利

立法院日前三讀通過「因應國際情勢強化經濟社會及民眾消費韌性特別條例」,全民每人普發一萬元現金,預定於十月底前完成發放。這...

大罷免大集權 法西斯徵候浮現

綠營敲鑼打鼓宣傳大罷免,法西斯徵候已出現在你我身邊;從綠委看到路人自拍直播就公審、青鳥嗆老榮民滾回中國,到如今柯總召挖出...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F1》譜出好萊塢新紀元

《F1》電影票房奏捷,目前全球票房已累積超過四億美元,對已上年紀的布萊德彼特及品牌賽車來說無疑是一枚興奮劑,他們還未過氣...

從「空中的碳」到「血中的鉛」

近期,一份來自「碳簡報」(Carbon Brief)網站的報告引起了國際社會的高度關注,指出中國大陸在二○二四年第一季度...

大屋頂下/團結國家十講vs.打掉雜質十講(下)賴清德你要周處除三害

(續昨日)賴清德在兩岸的「政治戰略」與「軍事戰略」,有兩個根本性的系統性的盲點。

星期透視/一讓再讓,台灣應對關稅戰有招嗎?

川普打關稅戰,向需要美國市場的各國索討「買路財」,各國只能設法應對。但台灣應對的招是什麼?難道只能一讓再讓?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