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大雷雨南橫公路交通中斷 高市宣布:茂林全區、桃源4里1校停班停課

國家級警報響! 屏東縣、高雄市遭大雷雨開炸 示警區域曝

印度航空波音787「完整起飛影片曝光」 未如預期爬升 不到1分鐘墜毀

台積電不屈服川普 賴政府呢

日前台積電亞利桑那子公司致函美國商務部,表示若美方對進口的半導體生產設備徵收關稅,可能會危及許多已經宣布或正在研擬的計畫之商業可行性。台積電此舉,展現出不屈服於川普「關稅霸凌」的氣度。對照中國大陸日前發布的「中國不跪」短影音,個人認為,這場經貿大戰,是七十七億人口與三億人口的抗爭,美國總統注定要吞下敗戰,理由很清楚:各國彼此之間的貿易量,遠比各國對美國貿易量高。

從四月二日至今,多數國家並沒有屈服於美國的霸凌,而是透過區域經濟整合集結在一起,來對抗川普關稅政策。個人認為,台灣「只懂親美」的經貿戰略要踩剎車,五個理由如下。

一是美國對台灣貿易赤字是來自美國官民上下一體揮霍成性,台灣人民犧牲其健康、時間、環境資源,生產各種商品供美國人消費,川普政府不感激台灣政府與人民的付出,反倒批評台灣是小偷,偷走屬於美國人的財富,這種得了便宜還賣乖言論,不值得台灣尊重。

二是這些年台灣開放美牛與萊豬進口,同時加購許多不是台灣需要的防禦武器,但美國始終沒有啟動真正的TIFA談判,讓台灣許多產品輸入美國要課高關稅,不利台灣產品在美國競爭。加上美豬進口後居然要求台灣不能標示產地,讓消費者無從判斷避開食用美豬。

三是各國面對關稅大戰,紛紛採取結盟策略。加拿大與墨西哥兩國目前站在同一戰線,兩國都是CPTPP會員,未來可聯合其他成員國如日本、澳洲、紐西蘭、新加坡、汶萊、越南、馬來西亞、英國一起對抗川普政府。台灣於二○二一年申請加入CPTPP卻始終未果,「只懂親美」恐不利台灣加入國際經貿組織。

四是ECFA的早收清單部分產品可能會進一步取消。台灣與大陸的貿易往來,台灣一直是順差,其中早收清單五百多項產品讓台灣人占盡便宜。蔡英文在野時說執政後要廢掉ECFA,但執政後悶聲不敢廢,繼續享受順差帶給台灣的經濟成長,但其親美行為還是激怒大陸,因此被取消部分產品免稅,讓台灣經濟受到一定打擊。目前賴政府的種種親美措施,倘若再次激怒對岸,早收清單剩餘產品若再取消,對目前台灣經濟勢必雪上加霜。

五是台灣會成為經貿孤兒。川普關稅大戰東協各國也是重災區,大陸主席習近平四月陸續訪問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與RCEP會員國站在同一戰線,共同對抗川普霸權。RCEP是亞洲另一大區域經濟體,若台灣能在美中之間平衡,是有機會運用ECFA平台加入的,但賴政府一再激怒中國大陸,讓台灣對RCEP無門可進。

蔡政府時代美國萊豬硬是讓國人吞進去,賴政府上任不到一年,美方連一毛補助都不給就強押台積電赴美設廠,嚴重影響台灣未來出口產值。川普關稅戰對台灣課徵卅二%關稅,雖然暫緩,但再次證明美國的不可靠。賴政府執政一年來,經貿FTA績效是一片空白,「只懂親美」的經貿戰略若不踩剎車,只會讓台灣政治更孤立、經濟更蕭條、國防更不安。

霸凌 賴政府 貿易赤字 蔡英文 美國 美中 川普 台積電

延伸閱讀

談不攏?川普揚言6月對歐盟徵50%關稅 歐股聞訊重挫

道瓊期指大跌500點 川普轟歐盟談判沒進展:建議6月課50%關稅

蘋果遭川普點名!恐面臨至少25%關稅 股價盤前重挫4%

白人遭屠殺?川普秀圖羞辱南非總統 被爆是民主剛果激戰M23影像

相關新聞

勿阻交流 賴就功德無量

前總統馬英九本月十四日至廿七日將率「大九學堂」學員訪問中國大陸,除了出席「第十七屆海峽論壇」,和在敦煌舉辦的「兩岸共同弘...

未來美中談判 台灣問題難繞過

美中第二輪貿易談判已於六月十一日結束,這次的談判依雙方元首在六月五日電話溝通的共識進行。中國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

看兵推心驚 台灣組乏謀無力

看民間舉辦的台海防衛兵推,依據聯合報報導,「台灣組」竟然不敢啟戰,讓「中共組」派遣艦艇闖入台灣十二海里領海,卻不敢開火,...

館長大陸行 戳破民進黨謊言

昔日立場親綠的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赴上海,YT直播破卅萬人觀看,他盛讚對岸的先進建設,感慨地說「上海原來跟台北一樣!」

共商國是需解罷免亂象

第十一屆立法院開議甫滿百日,政壇卻已陷入罷免旋風。根據中選會最新公告,目前已有卅一位立委進入罷免第三階段,其中有廿六案預...

錯誤能源政策 台電虧損是災難開端

台灣美國商會日前公布二○二五白皮書,指台灣隨著核能除役、配合減碳降低燃煤發電,電力供應面臨結構性挑戰,缺乏新增基載電力具...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