脫中當基調 賴清德的520台獨演講

聯合報民調顯示,過半民眾不滿意賴清德總統一年來的執政表現,然賴的就職周年講話給人感覺卻是一種自我滿足,不見有向人民反省檢討的意思。儘管通篇內容避重就輕,少有刺激性的字眼,卻是以「脫中」為根本策略的台獨講話。
雖然賴清德表面上講話用字似較柔軟,但那只是當前台獨運動遇到中美關稅經貿大談判背景下的壓力,不得不然的困境表現。而一句「台灣曾經是全世界戒嚴最久的國家」,即表露出賴氏與民進黨人暗藏的台獨史觀問題,曲解了台灣地區的戒嚴乃是出於海峽兩岸同屬一個國家的背景,因內戰下的動員戡亂體制。就此,人們可以發現賴內心堅定貫徹其「中華民國台獨化」的「新兩國論」政治路線意志。
正是以「脫中」為基調的台獨語言,故刻意把中國大陸甚至是中國等字眼皆隱去不表述,但中國大陸卻不是不在場的存在,而是暗以「境外敵對勢力」對象來處理,這無疑是一種更深刻的心理策略。藉此一方面使其成為社會性的集體默認,來強化推動「全社會防衛韌性」;一方面欲通過所謂國安簡報「統戰」在野政黨,進而擴大預算、有關法案,這使得賴清德對內「團結牌」的訴求,更像是一種以強化台獨路線為目的的動員號召,一步步將台灣帶往和平的反面。
賴清德講話中肯定了合法合憲的公民參與之「更大的民主」,雖然鼓舞了綠營正在推動大罷免的團體和死忠支持者,卻也再次證明,因綠營操弄大罷免而帶給台灣社會對立、紛亂的總根源其實就是來自執政中樞,及其對於總統、立院皆處於雙少數的危局反應。然賴清德上述的表態並無助於民眾滿意度的增加,反而還會因其執政風格而增加民間對其的疑慮。
原因無他,賴清德對於「脫中入美」的過分期待,表現在對美關稅談判上的自陷困境,光台積電及有關半導體產業鏈的遷走,已讓許多民眾不相信未來台灣產業不會受衝擊。且賴倡議「脫中入北」,有學者認為必然給台灣中小企業帶來經營上的困難,但賴卻大言「絕不犧牲任何一個行業等三大原則」,以「遵循自由市場原則」的抽象空談來安撫台商及社會大眾的不安。
民眾對未來台灣經濟發展前景的不安,不只是過份依賴出口型的半導體高科技產業的未來走向問題,更不滿財富分配日益不公,住房、物價攀高使社會生活品質改善不易的現實,且民進黨政府非理性的濫用行政權力(「其餘人口」即是一例),已讓不少中間選民及年輕一輩對民進黨產生不信賴感,這不是政府以成立所謂「主權基金」改變議題設定,就可轉移人們的關心重點。面對台獨信仰如此頑固的賴總統,一年來給台灣社會帶來的混亂傷害可說相當深刻,但人們還是要警惕賴清德把台獨路線繼續往下推的危險性,希望那句「將人民綁上台獨戰車」警語不要變成現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