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宜蘭神農商圈大停電 新月廣場瞬間陷入黑暗、客人受驚嚇

伊朗被美國轟炸,「抵抗軸心」是否有能力反擊?

才被爆食安又惹議!周氏蝦捲「消費送一份蝦捲」被網酸 粉專小編回應了

我們能從黃仁勳身上學到什麼?

輝達創辦人兼執行長黃仁勳每次來台,均引發媒體與產業高度關注。他造訪夜市、親切和民眾自拍,與供應鏈大老共啖台灣美食,背後所代表的不僅是一家全球科技龍頭力量,更是一種跨越產業、地緣與世代的思維格局。台灣人在熱情歡迎同時也應思考,我們能從他身上學到什麼?

黃仁勳的成功並非偶然,他創辦輝達時,並未與既有的CPU巨頭正面競爭,而是從遊戲顯示卡、虛擬貨幣挖礦、圖形影像辨識切入,進一步推動GPU運算成為人工智慧與深度學習時代的基礎架構。他不是追隨趨勢,而是創造趨勢,這種能力來自於對市場的深度理解與對未來的前瞻布局。

除了精準正確的技術選擇,黃仁勳也極擅長「說服世界」。他每次在輝達技術論壇或台北電腦展演說,不只是介紹新產品,而是傳達一種產業願景:AI如何改變產業結構?晶片與機器人如何重新定義城市、醫療與能源使用?他的語言不是冷冰冰的技術規格,而是讓人相信未來並願意參與其中。台灣許多科技公司擁有優秀的研發能力,卻無法清楚說明「為何重要」和「對世界有何影響」。前瞻技術之外,品牌敘事與國際溝通能力,已成為全球競爭力的重要門檻。

在全球供應鏈重組與地緣政治對抗的時代,黃仁勳對布局的靈活應對亦值得台灣借鏡。雖然輝達為美國企業,但黃仁勳長期與台積電、廣達、鴻海等台灣夥伴保持密切合作,亦在先進製程、先進封裝與AI晶片量產上深耕布局。他明確理解台灣在全球科技鏈中的不可取代,也懂得在中美科技戰的緊張局勢中精準操作;一方面配合美國政策回應對中國的限制,一方面又努力保留中國市場需求的轉圜空間。為了合法進入中國市場,輝達考慮在上海設立研發中心,避免川普對美國技術輸中的疑慮;他不是地緣博弈下的被動者,而是主動擘畫全球戰略的產業棋手。

反觀台灣,許多企業仍處於出口依賴型思維,缺乏應對全球供應鏈風險的轉型規畫。當貿易規則改變、市場結構重組,我們應思考如何建立多元市場、強化技術自主、提升全球談判力。政治可以選擇立場,但產業必須腳踏實地;「站對邊」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站穩腳」。

黃仁勳能持續帶領輝達從遊戲、AI到元宇宙不斷轉型,關鍵在於他的企業文化。他鼓勵員工挑戰、容許試錯、信任專業,並親自與第一線工程師溝通,創造一個有創造力的團隊環境。台灣企業面對創新時代,若組織文化仍停留在命令式、上下階層分明的管理方式,恐難以吸引與留住關鍵人才。

一顆晶片再先進,也需要一群願意挑戰極限的人來推進它;文化是企業的軟實力,是最終決定能否長期領先的關鍵。

在全球科技格局快速轉動的當下,黃仁勳的成功不只是輝達的成功,更是一種可學習的現代領導範式。他的行動告訴我們,創新不是等待,而是出擊;競爭不是依賴,而是布局;領導不是控制,而是賦能。

黃仁勳不是神,也不是每個人都能複製他的經歷與資源,但他代表了一種能動性的典範:不只是順勢而為,更是創造條件並主導局面。

黃仁勳 川普 台積電 AI

延伸閱讀

黃仁勳旋風燒桃園2校 COMPUTEX演講開放報名即秒殺

黃仁勳現身美超微演講站台 梁見後大讚AI天才

幕後/黃仁勳最後鍾情士林北投 最大關鍵蔣萬安親自出馬

黃仁勳:通用機器人將開啟下一個兆級美元產業

相關新聞

星期透視/藍軍有變陣三本柱,才能找到反攻槓桿

日前,中選會公布廿四名立委及新竹市長高虹安罷免案通過二階連署,將在七月廿六日投票,綠營罷藍委的攻防將邁入第三階段,藍委只要被罷掉十一席,立院總席次降為一○二席時,綠營便有半數的的五十一席,極可能拉下院長韓國瑜,進而挺進補選,距離立院實質過半便只有一步之遙。

名家縱論/騙子川普和他的圓謊化妝師

廿七歲的年輕人能夠勝任總統府發言人嗎?

大屋頂下/中華民國與中國方向 系列④ 敬畏兩岸歷史恩典

這是我的基本思考:自由是人性的本質,民主是文明的方向。

林芳郁醫師的故事 敲響台灣失智政策警鐘

曾任三大醫院院長的林芳郁醫師退休後罹患失智症的消息,引發台灣社會廣泛關注。他的妻子、醫師林靜芸成為照顧者,並將兩人的故事...

打造失智友善社會 台灣當務之急

國內心臟外科權威、前衛生署長林芳郁罹患失智症,引起各方關注。他曾任三家醫院院長,推動急診EMT制度,是國內深具卓越貢獻的...

大樹快要變「大板」 多少良田 慘遭鯨吞

上月底高雄大樹區農會舉辦「鳳荔季」,市長陳其邁大讚金鑽鳳梨及玉荷包是高雄之光,還引用俗話「喝大樹水,不肥也美」大力行銷推...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