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名醫林芳郁失智震撼各界 發病徵兆、預防方式、社會資源一次看

同心35號教召令發布 部隊因應編現不足將演練缺員補實

好市多熱銷品一鍵送到家!Uber Eats推全新「採買外送」服務

賴一路走到黑 全民當奮起自救

賴清德上任屆滿周年,國內政局紛亂、財經前途堪憂、外交局促且兵凶戰危,追根究柢是無德無能。

賴以「雙少數」執政,卻希望如蔡政府時期「沒有通不過的人事與法案」,視國會多數為仇讎,絲毫不願妥協。除指使民進黨團全力杯葛外,又動員「青鳥」在院外滋事威脅,利用綠媒與側翼鼓譟;行政院則動輒申請覆議,不成後又移請如「御林軍」般的大法官釋憲。在七位大法官任期屆滿,集議人數不足後,又搞起違反民主常軌的「大罷免」,聲稱用「更大的民意」取代「最新的民意」,以各種汙衊手法升高仇恨值。喊「團結」其意為「順我者昌」,實際上是製造分裂。

最讓人詬病的是各部會恣意曲解法條,並驅使檢調及法院「鷹犬化」。在「大罷免」過程中公然「辦藍不辦綠」,有高院法官甚至上綱到以「動搖民主根基」為由,毫不忌憚地裁定羈押國民黨地方黨部主委、黨工及連署領銜人,顯示司法機關幾已全面淪陷,不再是「正義最後防線」,為解嚴卅餘年來僅見,令人痛心。

在民生經濟方面,明知綠電建設不足,大量燃燒化石燃料會導致嚴重空氣汙染,遠遠偏離減碳目標,卻仍死抱「非核家園」神主牌,甚至連立院通過核電廠延役、給了台階下也視若無睹,一意關閉僅存的核三廠二號機,以話術遮蓋繼續開發綠電的種種弊端,無視電價高漲的後果。

對外,只有「倚美抗中」一招,盲目地百般順從美國各項需索,坐視台積電及其產業鏈「美國化」,減弱台灣經濟與戰略地位卻增加風險,台幣升值更對傳統產業打擊沉重。另外大幅提高效用可疑的軍購經費,仍無法換得川普政府承諾出兵協防台灣;最近川普發言,在期待大陸開放市場後加了一句「有助統一與和平」,綠營強辯此話「無涉台灣」,不啻掩耳盜鈴。

可悲的是,面對同文同種的強鄰,卻又是另一副嘴臉,趁美國對全球大打貿易戰之際,宣布對岸為「境外敵對勢力」,明令各部會配合政策、拿出具體措施,導致各種光怪陸離且荒腔走板的亂象;將善意交流與統戰畫上等號,擺明要阻斷兩岸來往;極力打壓任何企圖和緩兩岸敵意的努力,懼怕民眾了解真相,凸顯對台灣的民主自由毫無信心。

矛盾的是,去年台灣第一大出口市場為中國大陸及香港,占整體出口比重約三成二;若扣掉對中國大陸的貿易順差,台灣貿易幾近逆差。不僅貿易依存度極大,台灣仍享受相當的ECFA優惠,卻視對岸為寇讎;當耗盡彼岸善意時,又缺乏對策。

賴政府一年來拿不出任何像樣的政績,反而施盡手段、當家鬧事,讓民主倒退、司法破防,亦毫不珍惜台灣賴以生存繁榮的產業根基,並破壞能源供應韌性。對外則以意識形態掛帥,不顧客觀情勢,一味企圖激怒本可和平相處的強鄰,把遠在天邊而極不可靠的「美軍協防」當作救命稻草,是愚不可及。

台灣民眾必須看清,就從強力反對「大罷免」開始,盡速將「一路走到黑」的執政者拉下馬來,才會脫離「盲人騎瞎馬,夜半臨深池」的險境。

賴清德 賴政府 大罷免 境外敵對勢力

延伸閱讀

賴總統一周年51.2分 經濟、兩岸不滿高

邁入非核家園 綠委盼2030年實現綠電佔比30%目標

影/為王鴻薇站台 朱立倫:司法辦藍不辦綠令人痛心

北市藍黨工又遭約談 朱立倫:辦藍不辦綠 司法令人痛心

相關新聞

美國製造敵人 台灣要小心

舉世第一人、批評美國海外劣行一甲子的杭士基,十五年前在中央研究院演講,表示美國是「全球頭號恐怖主義國家」,聯合報頭版記錄...

兩岸版小紅帽 誰裝無辜

最近常見川普頭戴紅帽,上面繡著「讓美國再度偉大」;不久,他口中的「惡霸」伊朗,其核武設施便遭美軍重創。讓人驚覺「小紅帽和...

美國參戰 以伊衝突增外溢風險

美國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以伊戰爭情勢升級,是危機的管控?還是風險的螺旋再升級?六月十九日川普才表示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

網紅川普在乎流量 後果世人共擔

美國總統川普協助以色列轟炸伊朗三處核子設施,並宣稱摧毀位在地底深處提煉濃縮鈾的基地,同時警告伊朗不得報復,立即和平談判,...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十年方可磨一劍

「十年磨一劍」出自一首古詩,現在對這句話的解釋是,經過十年的琢磨,終於可以有一把非常鋒利的劍了。可是我們現在已經面臨精密...

賴總統團結國家首講 未見台灣現實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者奈伊十分重視國家領導者決策的倫理道德,他在《強權者的道德》書中說:「假裝倫理道德沒有任何作用,就和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