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冰塊不夠用?日本媽用家中常見2物製冰 網讚:今年夏天就這麼做

不只丹丹漢堡被盜?高雄老字號名店也變「印度人」 一票人見照片笑翻

斬斷賴政府黑手 台才有未來

波波漫畫
波波漫畫

賴清德就職總統轉眼間已將屆滿一年。細數這一年來賴政府的執政,台灣民眾已然透過各色民調和街頭運動給出了評價:這是一個自解嚴以來,最「傲慢戀權、雙重標準、肆無忌憚、毫無誠信、目光短淺、侵凌民生」的統治集團!

一年前,民眾期盼新就任的賴清德總統能重新開放大陸民眾自由行入台、並解除禁團令,以紓解旅宿、觀光及相關業者的困難,並一度醞釀上街抗議。面對壓力,新政府先是放出風聲穩定各界,時任交通部長李孟諺曾表示「不排除我們先釋出善意」,後來卻換來賴清德的「新兩國論」,使得兩岸僵局徹底陷入難以解開的困境之中,展現出當權者蔑視小民的傲慢。

緊接著,在新政府就職不久後,檢調便接連發動偵辦柯文哲的「政治獻金」和「圖利京華城」等案件。當時,面對第三大在野黨主席,北檢在欠缺金流、物證和人證的情況下,數度羈押柯文哲,甚至在偵查結束進入起訴階段時,仍然以可能串證為由堅持延押,即便交保金提高到七千萬,還是堅持抗告,台北地院最終更是表態稱「尊重審級制度」,不再駁回北檢。反觀對於差不多同期偵辦的、同為賴清德嫡系的林宜瑾,或是黨內不同派系的鄭文燦和林岱樺案,卻顯得含情脈脈;更不用說賴清德對於八八會館案的「溫情呼籲」、對於台南林士傑槍擊案的不聞不問,擺明「你奈我何」,讓「台灣司法檢調獨立辦案」變成笑話!

隨後,國會改革法案、財劃法修正案及總預算案等「立法院三大案」,更讓民眾看到執政黨如何利用網軍認知作戰,大肆扭曲事實、抹黑在野黨。明明是民進黨曾經支持的「賦予立委聽證及調查權」、「禁止行政官員虛偽陳述」等條文,卻被抹成「國會擴權」;明明是包括賴清德在內的民進黨籍縣市長過去支持的、旨在「恢復精省後導致財政劃分不均衡」的「調整中央與地方財政收入分配」議案,卻被扭曲為「掏空國民福利款」。

更有甚者,對於立法院制衡政府權力的預算審查權,賴政府也毫無尊重。只見民進黨及其側翼接連用包括「發票獎金發不出來」、「機關沒辦法開冷氣」、「老農津貼預算被刪」等謊言造謠指控在野黨,卻毫不顧忌行政院各部會動輒千萬的宣傳預算、從「高端疫苗」到「超思雞蛋」的官商勾結疑雲,以及一再拖延驗收卻還要擴編的潛艦國造預算;甚至不惜發動憲法法庭干涉、煽動青鳥衝擊立法院,謊言被拆穿後便用「○○同路人」的大帽子去霸凌質疑者,進而發動所謂的「大罷免」,撕裂台灣社會。

如今台灣正面臨廿一世紀以來,地緣政治最為詭譎動盪的時刻,美國總統川普的關稅戰仍未對台放鬆,「美台晶片合作」又有更加掏空台灣產業的趨勢,加上各國愈來愈展現出「中美平衡」的外交態度,賴政府卻從未向國人提出具體的因應方案,只會從自己的統治利益出發要求各界服膺其意旨,把所有反對質疑的聲音一律打成敵人,加以鎮壓霸凌。可以想見,若再繼續放任如此傲慢霸道的政權恣意妄為,台灣人民引以為豪的民主法治、經濟發展,都將陷入深不見底的困境之中。

賴清德 大罷免

延伸閱讀

「大罷免就是民進黨搞的」 黃國昌嗆賴清德:有種一點

柯文哲羈押、陳宗彥無罪 黃國昌怒吼:人民要問為什麼

賴清德總統稱大罷免是直接民權 黃國昌:為何反對公投?

非核家園第2天 立委張啟楷批:拒絕漲電價、用肺發電

相關新聞

多聲道美國 能走向再度偉大?

二○二五年六月十四日,川普七十九歲生日當天,美國華盛頓特區舉行了一場規模空前的慶祝建軍二五○周年的閱兵盛典。數千名官兵、...

破口未彌補 如何國安簡報

賴清德總統邀請在野黨主席明天至總統府,聽取國防、外交、兩岸及國安相關首長進行「國安情勢簡報」,賴並將全程參與。另一方面,...

期待公廁邁向「以坐代蹲」

聯合報十五日頭版以半版報導「公廁馬桶坐或蹲 藏安全課題」;A5版話題新聞,更以整版報導高齡化社會來臨,需考量長者需求,建...

公廁馬桶 隨時乾淨最重要

聯合報專題報導討論公廁馬桶坐式或蹲式的問題,其實,以目前趨勢來講,坐式應較符合觀光客需求,且有些長者或小孩無法使用蹲式。...

廁所文化映照城市教養

隨著台灣步入超高齡社會,考量長者使用的需求,公廁以坐代蹲將成為趨勢。然據官方民調「公廁民眾滿意度問卷調查」結果顯示,竟有...

無名英雄遭網嘲 社會病了

近日一則聽障者的履歷在社群媒體上遭嘲笑,因為他在技能欄上寫下了「會洗碗、會做家事」。有人轉貼並加上譏諷語氣:「我就問這年...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