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台大醫院387萬竊案追查半月 警嘆:嫌犯把自己藏得很好

疑學校疏失!五專優先免試報名准考證欄空白 考生慘未上心中志願

中職/悍將雙贏!斬斷對戰桃猿13連敗 把大巨蛋變「大型城堡」

美中忙博弈 台灣關鍵期

季青漫畫
季青漫畫

經歷幾番波折,美中兩國代表在瑞士進行兩天協商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原來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已達一四五%,大陸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亦達一二五%,在雙方共同調降一一五%後,美國對陸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卅%,大陸對美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十%;雙方議定九十天內繼續磋商。對大陸來說,與美國的關稅爭議,可謂一夕之間回到川普四月二日解放日前。

四月以來美國對陸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包含三月加徵的廿%芬太尼關稅;在陸方表明願與美方共同解決芬太尼問題、芬太尼關稅於協商期可能取消前提下,美中雙方僅存十%的基礎關稅;美中實際上已回到平等的地位重新談判。

誠然,此次被認為是經濟停戰協議的中美聯合聲明,並非代表之後美中經貿關係將一馬平川;但美中貿易爭端暫時的偃旗息鼓,不但讓岌岌可危的全球經貿體系有了喘息的空間;更大的意義,是為仍在與美國談判的經濟體提供一個可供依循的典範。

從現實看,美方有必須和陸方達成協議的理由,陸方亦有與美方合作可促成的利益。

從美國方面來看,由於製造業回流並非一蹴可幾。若川普一意孤行,執意遂行不合理的對陸關稅,在沒有替代來源情況下,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用品勢必面臨漲價;學生開學所需要的校服、書包、筆記本甚至電子產品,在貨運船都驟減的情況下,最快將於七月爆發空貨架危機。川普之前也承認,課徵關稅將使得美國商品變少、價格變貴;因此,已嚴重影響美國民眾基本生活的關稅政策,顯然並不具可持續性。

從大陸方面來看,雖然大陸已經做好最壞打算、最好準備的底線思維;但正值大陸產業結構調整期,經濟承壓加劇;對美貿易戰升級,對大陸絕非沒有衝擊。舉例來說,為了規避關稅等因素,近年來大陸的外商投資(FDI)持續衰退,去年FDI實際利用金額衰退了廿七點一%,在祭出一系列穩外資政策後,今年第一季仍呈現十點八%的衰退。且由第一季居民消費價格(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雙降來看,大陸仍面臨有效需求仍不足下的通縮問題。此外,經濟下行導致的就業困難,更讓重視維穩的大陸當局不敢輕忽。

誠如大陸當局一再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歷經幾十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比較利益法則下,大陸已發展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美國亦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出口國。已有許多論者指出,川普想透過關稅重構全球經貿體系,將面臨包括政策之間的衝突矛盾、其他經濟體的抵制與圍堵,甚至美國內部的分化等諸多困難與挑戰。基此,雖然是否「東升西降」仍未可知,但在「西風壓不倒東風」下,美中基於現實及各自需要,將有極大達成最終協議的可能性。

如吾人一再提醒,美中領導人若要在十一月的G20會面,則未來三個月美中將進入博弈與交易期;這段期間也將是台灣的關鍵期。台灣想要成為棋手而不淪為棋子、甚至避免變成棄子,只有自立自強,並加強底線思維,基於現實而非空想進行沙盤推演,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如此,才能因應接下來對美的關稅、匯率談判,甚至更大的地緣政治變局!

關稅 芬太尼 美中關係 美中 川普 博弈

延伸閱讀

川普稱周末可能和習近平對話、不想傷害中國

美中互降關稅意味休戰?陸學者:川普可能打「台灣牌」

美財長肯定中方回應芬太尼問題 稱談判進度即時回報川普

怕你等太久 川普發文提早宣布答案:藥價將降59%

相關新聞

偷渡兩國論的兵役爭議 只是荒謬序曲

某男九年前申辦廢止台灣戶籍後入籍大陸,卻仍收到限期返台服役否則移送法辦的公文。該公文的法令依據為《兵役法》第一條及《台灣...

館長赴陸直播 給台灣前行的力量

台灣網紅「館長」陳之漢前往大陸直播,實地走訪城市街景與生活環境,透過鏡頭呈現出對岸快速現代化的一面,也無意間揭開台灣一些...

星期透視/建構兩岸和平論述 此其時矣

賴清德總統上任以來,台海緊張陡升,美軍印太司令稱台海沸騰夜不成眠,國防部長顧立雄稱二○二七年「達到高戰備」,針對台海可能...

名家縱論/川普的民粹主義與美國反智傳統

川普的「讓美國再度偉大」(MAGA)競選口號,以及相關要讓製造業回歸美國的關稅政策,反映了十九世紀以來美國社會長期存在的...

大屋頂下/中華民國與中國方向 系列③ 讓中國人回到中國人

中國若要向中國自己、世界及兩岸呈獻「中國方案」,必須從「脫馬入中」破題。脫離馬克思,回歸中國本位。上篇論「脫馬」,本篇談...

朝野和解推國政 民主憲政才有救

在大罷免如火如荼進行之際,十二日總統府聯繫國民黨及民眾黨,邀約十八日進行國是會議。藍白雖對跨黨派共商國是持正面態度,但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