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零負評男神」林柏宏遭爆罵欠債父流浪狗 叔伯控訴:忘恩負義

空軍司令親駕Su-30MKM秀特技 重溫大馬航展LIMA25看點

推門碰撞起口角!高市小港某高中驚傳霸凌 學生互毆打到腦震盪3人送醫

美中忙博弈 台灣關鍵期

季青漫畫
季青漫畫

經歷幾番波折,美中兩國代表在瑞士進行兩天協商後,終於達成初步協議,並發表了聯合聲明。原來美國對大陸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已達一四五%,大陸對美國進口商品課徵關稅亦達一二五%,在雙方共同調降一一五%後,美國對陸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卅%,大陸對美進口商品關稅降至十%;雙方議定九十天內繼續磋商。對大陸來說,與美國的關稅爭議,可謂一夕之間回到川普四月二日解放日前。

四月以來美國對陸進口商品課徵的關稅,包含三月加徵的廿%芬太尼關稅;在陸方表明願與美方共同解決芬太尼問題、芬太尼關稅於協商期可能取消前提下,美中雙方僅存十%的基礎關稅;美中實際上已回到平等的地位重新談判。

誠然,此次被認為是經濟停戰協議的中美聯合聲明,並非代表之後美中經貿關係將一馬平川;但美中貿易爭端暫時的偃旗息鼓,不但讓岌岌可危的全球經貿體系有了喘息的空間;更大的意義,是為仍在與美國談判的經濟體提供一個可供依循的典範。

從現實看,美方有必須和陸方達成協議的理由,陸方亦有與美方合作可促成的利益。

從美國方面來看,由於製造業回流並非一蹴可幾。若川普一意孤行,執意遂行不合理的對陸關稅,在沒有替代來源情況下,美國民眾的日常生活用品勢必面臨漲價;學生開學所需要的校服、書包、筆記本甚至電子產品,在貨運船都驟減的情況下,最快將於七月爆發空貨架危機。川普之前也承認,課徵關稅將使得美國商品變少、價格變貴;因此,已嚴重影響美國民眾基本生活的關稅政策,顯然並不具可持續性。

從大陸方面來看,雖然大陸已經做好最壞打算、最好準備的底線思維;但正值大陸產業結構調整期,經濟承壓加劇;對美貿易戰升級,對大陸絕非沒有衝擊。舉例來說,為了規避關稅等因素,近年來大陸的外商投資(FDI)持續衰退,去年FDI實際利用金額衰退了廿七點一%,在祭出一系列穩外資政策後,今年第一季仍呈現十點八%的衰退。且由第一季居民消費價格(CPI)、工業生產者出廠價格(PPI)雙降來看,大陸仍面臨有效需求仍不足下的通縮問題。此外,經濟下行導致的就業困難,更讓重視維穩的大陸當局不敢輕忽。

誠如大陸當局一再強調,貿易戰沒有贏家,「合則兩利、鬥則俱傷」。歷經幾十年經濟全球化的發展,在比較利益法則下,大陸已發展為全球第一大貨物貿易出口國,美國亦成為全球最大的服務出口國。已有許多論者指出,川普想透過關稅重構全球經貿體系,將面臨包括政策之間的衝突矛盾、其他經濟體的抵制與圍堵,甚至美國內部的分化等諸多困難與挑戰。基此,雖然是否「東升西降」仍未可知,但在「西風壓不倒東風」下,美中基於現實及各自需要,將有極大達成最終協議的可能性。

如吾人一再提醒,美中領導人若要在十一月的G20會面,則未來三個月美中將進入博弈與交易期;這段期間也將是台灣的關鍵期。台灣想要成為棋手而不淪為棋子、甚至避免變成棄子,只有自立自強,並加強底線思維,基於現實而非空想進行沙盤推演,做最壞的打算、最好的準備。如此,才能因應接下來對美的關稅、匯率談判,甚至更大的地緣政治變局!

關稅 芬太尼 美中關係 美中 川普 博弈

延伸閱讀

川普稱周末可能和習近平對話、不想傷害中國

美中互降關稅意味休戰?陸學者:川普可能打「台灣牌」

美財長肯定中方回應芬太尼問題 稱談判進度即時回報川普

怕你等太久 川普發文提早宣布答案:藥價將降59%

相關新聞

美國製造敵人 台灣要小心

舉世第一人、批評美國海外劣行一甲子的杭士基,十五年前在中央研究院演講,表示美國是「全球頭號恐怖主義國家」,聯合報頭版記錄...

兩岸版小紅帽 誰裝無辜

最近常見川普頭戴紅帽,上面繡著「讓美國再度偉大」;不久,他口中的「惡霸」伊朗,其核武設施便遭美軍重創。讓人驚覺「小紅帽和...

美國參戰 以伊衝突增外溢風險

美國摧毀伊朗三處核設施、以伊戰爭情勢升級,是危機的管控?還是風險的螺旋再升級?六月十九日川普才表示將在兩周內決定是否對伊...

網紅川普在乎流量 後果世人共擔

美國總統川普協助以色列轟炸伊朗三處核子設施,並宣稱摧毀位在地底深處提煉濃縮鈾的基地,同時警告伊朗不得報復,立即和平談判,...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十年方可磨一劍

「十年磨一劍」出自一首古詩,現在對這句話的解釋是,經過十年的琢磨,終於可以有一把非常鋒利的劍了。可是我們現在已經面臨精密...

賴總統團結國家首講 未見台灣現實

美國哈佛大學政治學者奈伊十分重視國家領導者決策的倫理道德,他在《強權者的道德》書中說:「假裝倫理道德沒有任何作用,就和認...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