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朱立倫「罷免賴清德」 媒體人指不可能任務、有望達到2目的

「行人地獄」重罰挨罵 交通部小編嗆爆:難道開車會被行人撞死嗎?

獨/廖峻去年悄離婚淨身出戶 內湖1億房產給前妻

檢辦幽靈連署 顏色有別?

提案罷免民進黨立委吳思瑤、吳沛憶的團體,疑似有偽造提議書等情事,北檢遂對相關人等為搜索與傳喚,並有多人遭保釋與限制住居。若連結先前遭偵辦的案件,幾乎皆為罷綠委人士,這不免讓人懷疑檢察官是否有顏色之別?

針對幽靈連署書,會涉及刑法第二一○、二一六條,即法定刑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偽造與行使私文書罪」。又若因此洩漏他人隱私,亦會觸犯個人資料保護法第四十一條,法定刑亦為五年以下有期徒刑的「侵害個資罪」。至於此等罪名雖非重罪,但是否會因幽靈連署書之人數多,致依據刑法第五十一條採數罪併罰,而可累加至最多三十年有期徒刑?因在涉及偽造文書之場合,若是基於同一犯意,且反覆為同種類之數行為,於法律評價為「包括一罪」,此在學理上稱為「集合犯」。故在涉及幽靈連署之場合,即便有多份死人連署書,仍只能以一罪論。

而依據刑事訴訟法第二二八條第一項,檢察官知有犯罪嫌疑,就應開始偵查。尤其不論是偽造文書罪還是侵害個資罪,皆屬非告訴乃論之罪;這代表就幽靈連署而言,檢察官不能以未有人告訴或告發,即免除主動偵查之責任與義務。

惟須注意的是,此等犯罪乃以「故意」為限,則是否一有死人連署即成立犯罪,就有疑問。或許是否有「故意」,可以幽靈連署書之人數多寡為判定;但到底要多少,才能算是「故意」?卻又成為問題。尤其是死人連署的樣態繁多,到底是因連署後死亡,或屬格式錯誤,抑或是有意為之,最終的那把尺,實取諸於執法者的內在意志。

因「大罷免」而遭大規模搜索,甚至遭檢方聲請羈押者皆為藍營人士,確實會讓人感覺法律天平是否傾斜一邊。而可以合理化的理由,或在於幽靈連署書之人數過多,顯示是有系統性、計畫性的偽造,自不能等閒視之。惟所謂「多」,到底是多到何等人數?卻又是疑問。較之過往,死人連署相當或更甚者,是否皆有遭強力訴追,實也耐人尋味。尤其屬綠營的罷團,若亦有相同人數的幽靈連署,檢方到底有無啟動偵查、搜索甚至聲押?抑或僅以「無心之過」或「格式有誤」等為忽視,恐都須受到最嚴格檢視。

雖依法官法第八十六條第一項,「檢察官須超出黨派以外,維護憲法及法律保護之公共利益,公正超然、勤慎執行檢察職務」;但檢察體系乃屬法務部轄下,總有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大罷免的幽靈連署問題,就算檢方無政治考量,卻也難免讓人有所質疑。

因此,為釐清質疑,不論有無主動告訴或告發,檢方只要得知有死亡連署情事,應無分藍綠立案調查。搜索甚至是羈押等強制處分,因對人權侵害極深,被告亦可能被貼上有罪標籤,就不應為偵查的最優先手段;故檢察總長實有必要就何種情況必須作出搜索、聲押或保釋等強制處分,畫出一條清楚界限,唯有如此,方能藉由檢察一體來保障人權,更可免於看顏色辦案之指摘。

幽靈 檢察官 連署書

延伸閱讀

4綠委罷免疑幽靈連署 張宏陸罷團領銜人送新北檢複訊

明赴罷瑤總部收連署書 朱立倫籲力抗民進黨司法清算:退無可退

李孝亮等人涉幽靈連署交保 黃呂錦茹批政治迫害

罷免蘇巧慧、吳琪銘、張宏陸也爆幽靈連署 新北檢發動約談

相關新聞

醫師協助死亡的倫理思考

日昨聯合報刊出民意調查,顯示國人高達八十六%支持「醫師協助死亡」,但是許多醫師則對此表達抗拒的態度,這是個值得正視的重要...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因應關稅變局 國產魚需轉型

美國對台灣農漁產品調整關稅架構的趨勢,為長年仰賴對美出口的台灣漁業帶來壓力。例如,去年全台台灣鯛輸美總計一萬三千餘噸,價...

川普新海鮮政策 漁業署看到了嗎

美國總統川普十七日簽署行政命令,宣示啟動「美國優先海鮮戰略」,透過鬆綁商業捕撈限制,以及免受外國「不公平貿易影響」等措施...

地球日需要政策而非儀式

為慶祝四二二地球日,環境部於十九日起,舉辦包含全民淨街、綠能蔬食園遊會、繪本短劇公演等一系列活動,號召萬人響應。長官們在...

世界地球日的真諦

四月廿二日是世界地球日,官方與民間都免不了辦一些環保活動,如淨灘、減塑等。但這些環保行為是我們平常都在做的,重點是要能持...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