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南韓驚傳校園攻擊!高2生持刀砍校長釀重傷 書包藏多把菜刀鐵鎚

幫小孩製作「柯南麻醉手錶」玩具被陰!媽媽被瞄準「衰變成攻擊目標」

流通商戰/百貨支柱晃了 化妝品業績為何「真的不好」?

川普稅來襲 賴政府別只想政治

賴清德總統。  聯合報資料照片
賴清德總統。 聯合報資料照片

美國川普政府廣課基準關稅和對等關稅,在亞太區域,從被加徵的稅率以及整體出口至美國的比重觀之,台灣是卅二(關稅)/廿三點五(出口比);越南是四十六/廿八;泰國卅六/十七;南韓廿五/十八;日本廿四/十六;菲律賓十七/十六;新加坡十/八點五。而中國大陸是以之前的百分之廿關稅為基礎,再加百分之卅四,其對美出口比重則約為百分之十四點五。

在亞太主要貿易方之中,台灣被加徵的稅率高,算「重災區」。這時,台灣的高對美貿易出口占比就變成民進黨政府的「負擔」了。

雖說自台輸美貨物中,有些是世貿組織複邊協定下得享免稅的資通訊、半導體、電子零組件產品,但也居輸美大宗的汽車零件、工具機、機械設備、運動用品等,立刻面臨「川普稅」的風暴。

前述的資通訊與半導體電子產品產業也不能輕忽,因為美官員稱會考慮對這些產品徵稅。而且,川普在宣布這次加稅措施時,又一次提到台灣之前奪走美國半導體和電腦產業。

前幾天,卓榮泰院長代表政府宣稱:政府有準備、風險可控管、對產業有支持。二日深夜,他在臉書上說,已準備把近來研判、分析、討論、對應的各個面向和策略告訴國人,「請安心入睡」。面對將於本月九日生效的美對台加稅,這種信心喊話該被公開檢視了。

所謂的政府有準備,究竟是準備了各類文宣,還是適當的政策與工具?兩者都應該,但箇中比重如何?如果政府決定對美大幅降稅,或大型企業紛紛赴美投資或設廠,對台影響頗大,政府真有準備?行政院於昨日指示幕僚單位立即盤點不合理及不公平之處,現在才去盤點預期會發生的風險,到底準備好了沒?最近民進黨政府有好好準備的是,鋪天蓋地用真假訊息痛批藍白立委刪除或暫時凍結總預算,以及民進黨針對國民黨區域立委所謂的「大罷免」。它們讓人感受不到真的已準備好應對「川普稅」了。總之,這幾天便見分曉。

所謂的風險可控管,不出風險迴避、風險轉移、風險承擔(風險保留)、損失控制等四大方法。目前風險已無可迴避或轉移,只剩下風險承擔和損失控制。若要風險承擔,行政院去年八月便已送立法院審查的一一四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似並無預留足夠可助受衝擊產業的預算,所以只能從其他可能的地方找財源。若要損失控制,事前降低風險的工作顯已失敗,川普政府毫不買帳,僅剩事中與事後的控制,但目前只聽到宣傳口號。

所謂的對產業有支持,前述的汽車零件、工具機、機械設備、運動用品等產業,會否得到跟政府對半導體電子產業一樣的關注?如果有租稅抵免與輔導轉型等補貼,夠多、夠及時嗎?

蔡英文執政時「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生效,我石化、機械、紡織等產業大受衝擊,但當時的經濟部長竟稱其自由化程度較低,對我短期影響比較不大。如果這次政府又出現這樣的「支持」,或端出的政策和作法顯然是急就章,甚至對美交涉時有損國格,相關官員不僅應受檢討和懲處,而且也應自省,別再想政治、要想政策才是!

半導體 川普 民進黨 賴清德

延伸閱讀

遭川普課32%關稅 印尼外交部:將派高級官員赴美協調

川普課台灣32%關稅 藍委呼籲賴清德:直接找AIT溝通

「末日博士」羅比尼:川普新關稅「玩火」 將導致雙重惡果

林濁水:川普時代「不疑川」肯定會有問題

相關新聞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因應關稅變局 國產魚需轉型

美國對台灣農漁產品調整關稅架構的趨勢,為長年仰賴對美出口的台灣漁業帶來壓力。例如,去年全台台灣鯛輸美總計一萬三千餘噸,價...

國際公益與美國利益優先的轉折

川普2.0在「使美國再次偉大」與「美國利益優先」的口號下,不斷往外交孤立與經濟保護的方面推出自認對美國有利的措施,不免令...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