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若全面執政 細思極恐

賴政府上任後,逐步緊縮兩岸交流,目前推出「賴十七條」更有意圖斬斷交流的態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上任後,逐步緊縮兩岸交流,目前推出「賴十七條」更有意圖斬斷交流的態勢。 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賴政府最近藉國安之名,推出「賴十七條」,宣示恢復平時軍事審判制,還大幅緊縮兩岸交流,瀰漫一股肅殺氣氛;隨後陸配亞亞因被指發表武統言論,遭移民署要求限期離境。如果未來「賴十七條」真施行起來,將有斬斷兩岸交流的效果。

自台灣解嚴後,兩岸交流逐漸加溫,到馬英九政府期間,通郵、通商、通航均告完成,上百萬的台商在大陸經商,數百萬計的旅客來往兩岸,陸生絡繹來台求學,對民生經濟有莫大助益。而台灣在美中之間,可以左右逢源,沒有人畏懼兩岸間會發生戰事。

蔡英文執政後,囿於意識形態,對兩岸交流先是欲迎還拒,到「台獨務實工作者」賴清德上台後,更逐步緊縮,目前更有意圖斬斷交流的態勢。癥結之處,恐是缺乏信心產生的畏懼感。

台灣一向以自由民主自詡,但賴政府不願接受立法院監督,鼓勵體制外的「青鳥」、「黑熊」鬧事,又搞大罷免,同時製造寒蟬效應,限縮人民自由,與其口誅筆伐的大陸專制政權相比,喪失掉制度上的優勢。

另一方面,賴政府本就是「借殼上市」,在中華民國憲政體制下,以四成選票當選,卻想要遂行台獨大業。賴清德將對岸定義為「境外敵對勢力」,事實上若依照憲法,台獨分子是「境內敵對勢力」,但目前在島內大聲提倡台獨者,幾曾受到政府制止警告?看到的反而是褒獎有加,是明目張膽的毀憲亂政。

同時故意混淆「文化中國」與「政治中國」以及「不認同民進黨」與「不認同台灣」,將同在台灣安身立命,但不認同台獨,希望與大陸維持友好關係的台灣人一律打為中共同路人、在地協力者。最近竟連一名桃園警員,在抖音註冊並於個人頁面標註「我是中國人」,一名國小校長在抖音發表「我愛你中國」等親中言論,後都遭上級議處,荒謬至極。

賴政府以「雙少數」執政,緊抱「台獨」與「非核家園」神主牌,後者已造成台電數千億元的虧損,不僅電價高漲蓄勢待發,而且也意圖甩鍋藍營立委刪除補助預算,為「大罷免」添柴火;在謀獨方面,昧於國際大勢,對蔑視台灣的川普政府百般討好,不斷以言語行動增加與對岸的敵意,不諳自保之道;在國內則橫行霸道,顛倒是非,迫害政敵,甚至展開「準戒嚴」作業,膽大妄為,令人為台灣安全與民主前途深深擔憂。

賴政府執政一年,治國無能,毫無政績可言,整日只想擴權,為己牟利,目前萬幸還有藍白立委在國會制衡。試想如果「大罷免」得逞,民進黨再度擁有「沒有通不過的人事與法案」能力,再加上賴清德的偏執,綠色恐怖籠罩下,禍國殃民的程度,將讓韓國的尹錫悅與烏克蘭澤倫斯基甘拜下風,讓人細思極恐。

在執政者倒行逆施之下,台灣日趨沉淪。台灣人為求安居樂業,必須要在「大罷免」以及其後一次次的選舉之中,痛擊「廟堂之上,朽木為官;殿陛之間,禽獸食祿」的民進黨,才有河清之日。

台商 台獨 民進黨 罷免 賴清德

延伸閱讀

俄羅斯發動新一波無人機襲擊 澤倫斯基籲制裁莫斯科

談台海問題 香港學者鄭永年:賴清德最近動作非常危險

賴清德:盼在野黨能審慎思考 凍刪國防預算影響

指賴清德有台獨三部曲 朱立倫:掛羊頭賣狗肉、綠色麥卡錫

相關新聞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哦!原來共諜就在民進黨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疑遭中共滲透,換取數百萬紅錢,大方外洩機敏資料被移送法辦。這不禁令台灣人民驚呼:怎麼共諜...

因應關稅變局 國產魚需轉型

美國對台灣農漁產品調整關稅架構的趨勢,為長年仰賴對美出口的台灣漁業帶來壓力。例如,去年全台台灣鯛輸美總計一萬三千餘噸,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