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的技術底蘊與科學哲學觀

GTC二○二五本周在美國矽谷召開,輝達總裁黃仁勳再次成為關注焦點,也是台灣智慧技術業者追逐、模仿的對象。輝達在GTC二○二五的核心亮點包括新一代Blackwell Ultra晶片與架構、下一代架構「Rubin」、AI推理與代理式AI的突破、機器人與開源生態、量子計算等。

在未來,智慧産業無疑是全球競爭的核心焦點,在中美産業博弈競爭白熱化情勢下,台灣雖獨尊AI近十年,同時也全力模仿矽谷的經營模式,但除了規模、技術、市場等限制產業發展亟待突破,只知模仿抄襲但缺乏自身的科學與技術文化,才是台灣發展智慧産業的根本問題。

產業的經營有四大面向:科學與技術哲學面、市場開發與經濟面、組織治理及策略面、社會影響面等。在智慧產業萌芽的初始期,「技術底蘊與科學哲學觀」是發展方向的「重中之重」,是國家整體知識體系的認知及價值觀的呈現,也是國家產業布局,經濟、政治體系及科技實力的綜合表現,呈現的是全體社會「特有」的體制結構。

産業快速擴散演化、遍地開花都是是現代網路技術的特性,而區隔化、差異化的明確定位是關鍵致勝之道,這個現象在美中智慧產業博弈中最為明顯。

美國智慧大廠著重以底層技術及全球生態主導,如AI晶片與算力:輝達(GPU/AI加速)、AMD(資料中心)、Intel(CPU+AI整合);雲計算與平台化:Google Cloud(AI工具鏈如TensorFlow);生成式AI與通用模型:OpenAI、Google(Gemini)、Meta(Llama)等。

大陸新興竄升的大模型平台則聚焦應用場景驅動+本土化適配,如通用型智慧工具百度(文心一言)、深度求索(DeepSeek);AI應用落地百度(自動駕駛Apollo);行業數位化:華為(昇騰AI晶片+行業解決方案)、阿里雲(城市大腦)、騰訊(醫療影像AI);硬體供應鏈:中芯國際、寒武紀等等。

AI的技術底蘊與科學哲學觀,涉及其技術發展的核心基礎、理論框架以及對智慧本質的科學認知。這種結合既體現了工程實踐的積累,也反映了人類對智慧現象的哲學思考。

其中技術底蘊支撐AI發展的核心要素,而AI的科學哲學觀圍繞的是智慧「展開與擴散」,前者包括數學與演算法基礎、電腦科學與工程、深度與機械學習、神經網路及認知科學、物理深度學習、拓撲量子計算等;而後者則涵蓋科學發展的哲學觀,如基礎研發的功能:追求真理vs.經濟利益、實證主義vs.經驗法則、歷史脈絡導向vs.基礎理論推導延伸、跨領域機制等。

台灣面對護國神山的出走,智慧產業的發展刻不容緩。但受限於客觀條件的限制,在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台灣必須發展出「獨特」的定位以確保其競爭力,而「技術底蘊與科學哲學觀」扮演其關鍵角色。

跟風/模仿矽谷潮流絕非台灣智慧產業發展之道,AI產業的價值應在於,以創業、創新、創優為基礎,從宏觀政策面和微觀產業面降低環境風險,在宏觀面融入「鏈長制」因地制宜的成分,而在微觀面引進智慧產業專業知識,加速整合並強化「技術底蘊與科學哲學觀」,展示台灣獨特的AI生態轉型。重建護國神山,此其時矣。

矽谷 科學

延伸閱讀

輝達GTC舉行「台灣之夜」晚宴 黃仁勳與施崇棠大啖美食

陳其邁參加GTC大會為AI產業找機會 體驗機器人Blue

雙鴻打進液冷快接頭供應鏈 獲輝達認證通過

黃仁勳談中國市場:輝達遵守法律 支持各國發展AI

相關新聞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哦!原來共諜就在民進黨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疑遭中共滲透,換取數百萬紅錢,大方外洩機敏資料被移送法辦。這不禁令台灣人民驚呼:怎麼共諜...

因應關稅變局 國產魚需轉型

美國對台灣農漁產品調整關稅架構的趨勢,為長年仰賴對美出口的台灣漁業帶來壓力。例如,去年全台台灣鯛輸美總計一萬三千餘噸,價...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