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小S大女兒Elly「沒能見大S最後一面」 曬夜空照吐13字惹哭網友

整理包/大阪萬博現金無用!半年展期必看亮點、購票方式、特殊規定 完整攻略一次看 

梵蒂岡的傳教戰略?中國與教廷「秘密會議」

總統能未經國會準宣戰?

日前賴清德總統宣布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下稱外敵)並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賴十七條),行政院隨即要求各部會下周二前擬定計畫、盤整法令修訂和進度,閣揆卓榮泰並將律定行動計畫及法制化期程並定期管考。

賴十七條被國民黨朱立倫主席批評為首次將兩岸定位為「準戰爭關係」。綠委沈伯洋強調「宣戰要經立院同意」,意指宣布外敵與「宣戰」有所不同。但畢竟做為外敵法源的反滲透法上路距今不過五年多,總統宣布外敵又係史無前例,故此舉的合法合憲性、程序要件、實體效力,尤其與憲法規定的宣戰是否有別?難免有所爭議。

首先,陳長文教授近日指出,反滲透法規定的外敵,並未明示「中國」或「大陸地區」,該法也未授權總統來定義。如今賴總統以對岸為敵,除讓人猜測是否意在宣戰,亦無視憲法第六十三條所載宣戰須立院議決之規定,似主張總統無宣布境外敵對勢力之權;縱認有權宣布,其程序也應比照憲法第卅八條規定的行使宣戰權,不容規避立院審查(或可稱為準宣戰)。果此,則賴總統上開宣布,於法即不無瑕疵。

誠然,以目前共軍武統意圖及其機、艦襲擾,大多數國人或不否認對岸確已構成外敵。然依法論法,做為外敵依據的反滲透法,雖帶有政治性,本質仍屬「特別刑法」,觸法可科處拘束人身自由的徒刑。茍認其部分核心規範內容,例如有關外敵的界定,不純歸職司公正審判的司法機關,還能由非超然獨立、可能具意識形態偏見的行政部門,包括國家元首任憑己意來解釋或變更,則此部反滲透法豈不成了欠缺要件明確性、安定性與可預測性的「空白刑法」?連帶有被擴張濫用、違反權力分立原則,及侵犯人權之虞。

其次,檢討可視為宣布外敵的配套措施賴十七條,其影響除為防滲透顛覆而將恢復軍審、嚴查軍公教忠誠度、全面緊縮兩岸交流,如同進入戰時戒嚴非常狀態,並直接限制民眾言論、信仰、遷徙等自由;有人預測賴十七條的實施亦將危及兩岸現存所有制度性連結,包括廿幾項兩岸協議及ECFA;還可能使台灣在川習交易與國際間陷入無人支持、進退維谷的窘境。觀光業憂心「被綁著當炮灰」,更遑論近日國台辦已證實「解放軍在台島附近開展演習」。

此番未經朝野協商而片面宣布外敵,恐已改變台海現狀,或可謂無宣戰之名而有宣戰之實。但以總統在兩岸及國安體系的位高權重,倘不回歸法律加以阻止或約束,誰敢保證不會由此將兩岸推往軍事衝突邊緣,甚至開戰?

爰上,建議立院各黨應就下列爭點提案修法:一、由元首或行政機關宣布外敵,是否具備明確法律授權基礎?二、總統宣布外敵,與憲法規定的宣戰有何具體差異?三、鑑於總統宣布外敵的嚴重後果,應否對照憲法規定的宣戰,強制其踐行立院議決,或其他民意監督程序?甚至必要時應聲請釋憲以解眾疑,並填補法制漏洞、還權於法院及國會。

反滲透法 憲法 法律

延伸閱讀

新黨告發沈伯洋違反國安法 游智彬:謝長廷認證的「惡質立委」

翁曉玲稱打麻將不能說「五筒」 沈伯洋4字反擊:虧是法學教授

沈伯洋要成立國安法庭 馬文君:想控制社會剷除異己

賴清德宣布恢復軍事審判 沈伯洋認為還不夠:應成立國安法庭

相關新聞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哦!原來共諜就在民進黨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疑遭中共滲透,換取數百萬紅錢,大方外洩機敏資料被移送法辦。這不禁令台灣人民驚呼:怎麼共諜...

國際公益與美國利益優先的轉折

川普2.0在「使美國再次偉大」與「美國利益優先」的口號下,不斷往外交孤立與經濟保護的方面推出自認對美國有利的措施,不免令...

拿關稅削減入超 川普比土匪厲害

美國總統川普最近一連串的關稅政策,震驚了全世界。其背後推手總統貿易與製造業高級顧問納瓦羅,最近發表專文,說明川普採取對等...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