揮別電價夢魘 唯有「返核」

二○一五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說過:專家告訴她,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不會造成電價大幅上升。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的「專家」去哪裡了?
蔡英文執政期間,二○一八年四月第一次調漲電價,平均電價調高百分之三,此後四年未調整。二○二二年七月召開臨時會議調整電價,至二○二四年四月,累計漲幅已達卅五.四%。二○二四年十月,僅調漲高壓與超高壓用電費率,費率計算方式極端複雜,台電不公布精算的平均電價,外人無從得知。政府為怕得罪平民大眾,用電量三三○度以下的用戶費率不曾調升過,電價的調漲由產業、軌道車輛運輸、大學、醫院等高壓與超高壓用戶承擔。
經濟部近日指出,台灣電價上漲的幅度,比法、韓等大量使用核能的國家低,企圖誤導民眾電價上漲與非核家園政策完全無關。但電價調整的幅度真的反映了成本嗎?若是,為何台電會從超過千億的盈餘轉為去年底累計虧損四二九九億,已接近台電資本額的四七九九億元?
增資無法彌補虧損,經濟部今年再編列一千億元挹注台電,但該預算經立法院刪除通過,台電威脅今年四月的電價費率審議會議將攤牌;執政黨一定將電價調漲的鍋甩給在野黨立委。羊毛出在羊身上,不論是編列經費補助台電,還是調整電價,都是以公眾資源彌補錯誤能源政策造成的財務黑洞。
台灣電力系統發電成本極度不穩定的主因是,大比例的依賴發電成本易受國際能源燃料價格影響的燃煤與燃氣發電,二○二一至二四年,化石燃料發電的占比高達八成。二二年烏俄戰爭開打,燃煤與燃氣價格大幅飆升,造成發電成本同步上揚,化石燃料發電成本在一一二年元月飆到最高點;反觀核能發電成本,二四年元月一度低到每度僅一.一元,發電成本已包括核廢處理與拆廠的後端營運費用。
如果政府不堅持推動非核家園政策,順從二○一八年以核養綠公投的結果,讓三座核電廠延役並商轉核四廠,每年可以發六一○億度的電;若核能發電占比維持在二成,縱使化石燃料價格飆漲造成發電平均成本上升,但不會嚴峻至此。現在的世界在狂人主宰下,無人能預測化石燃料價格;台灣要自電價的雲霄飛車下車,唯有重返核能。
回應世界「返核」趨勢,核安是否可接受?核廢是否可解決?根據的是環保團體或反核者近乎烏托邦的認知,而不是國際共同接受的標準。政府說可以考慮發展小型模組化反應器,務實的來看,除非願意採購中國製造的小型模組化反應器,世界上其他國家尚無法提供現貨;台灣要恢復使用核能發電,最快與最經濟的方法,還是現有的核電廠延役。核一、二與三廠共有六部機組,每年可供電超過四百億度。國際上同型機組可以使用到六十年甚至八十年,為什麼台灣只用四十年?
根據評估,台電半年內可以提出電廠延役的申請報告,交核安會審查,並準備恢復運轉的相關事宜,同時採購燃料;若核安會完成審查,核二與核三四部機組可在二年內上線,提供三百億度的無碳電力。台電公司已「折舊為零的資產」可成為生財工具。一石多鳥,就看執政者的智慧了!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