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警車停路肩執行測速照相 70歲婦人騎車撞上送醫不治

廖峻中風躺7天轉出ICU 兒報佳音:目前沒有生命危險

三大法人買超295億元 台積電漲幅飆第四大

被台獨滲透的中華民國

賴總統宣布「中國」已是「反滲透法」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如去年他在紀念八二三炮戰時說「中國要拿下台灣」,都是違憲洗腦言論。中華民國在八二三炮戰時是聯合國中的「中國」,儘管一九七一年聯合國決議被中華人民和國所「繼承」,但憲法至今仍主張是世上唯一的中國。因此,中華民國現在的真相是已全面被務實台獨「滲透」。

民進黨推動制定「反滲透法」就是針對中國大陸,該法第二條第一項所定義的「境外敵對勢力」,除了「國家」之外,還容有可認定為與我國交戰或武力對峙,或主張採取非和平手段危害我國主權之「政治實體」或「團體」。然而,賴清德宣告「中國」是境外敵對勢力的意義,除重申兩國互不隸屬外,更明示「中國」是「中華民國」的「敵國」。

賴清德主要以國軍遭滲透與間諜活動威脅為證,宣告我們有了敵國,並要恢復民進黨原主張「戰時」才適用的軍事審判制度。但「反滲透法」的滲透行為係指「受滲透來源之指示、委託或資助,捐贈政治獻金,或捐贈經費供從事公民投票案之相關活動」,以及因而觸犯「刑法」之妨害秩序罪及「選罷法」之妨害選舉罷免罪時加重刑責。然而,現役軍人幾無違反「反滲透法」的機會。

現役軍人被收買而洩密,應是觸犯「刑法」和「國家安全法」。但「國家安全法」所定的防範對象中,並列了「大陸地區」和「境外敵對勢力」,此表示大陸地區不是境外敵對勢力。由此可知,賴清德為了把大陸地區強化洗腦成敵國,運用了偷換法律概念的認知作戰手法。

日前大陸外長王毅說「台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及「台灣地區在聯合國唯一稱謂就是中國台灣省」,我外交部回應已破壞兩岸現狀,另有民進黨人高喊法辦附合此「統戰」言論者。事實上,大陸憲法序言第九段寫著「台灣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神聖領土的一部分」,當過國台辦主任的王毅只講「中國」,是留給中華民國也是中國的空間。

大陸憲法序言一開頭說「中國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這當然不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序言接著概述中國從鴉片戰爭後成為半殖民地和半封建的國家後,第四段則說「一九一一年孫中山先生領導的辛亥革命,廢除了封建帝制,創立了中華民國」。亦即,由大清帝國代表具五千年歷史的「中國」,後被中華民國所繼承。

我國外交部存有「中日馬關條約」原件,內容第二款寫著「中國」把台灣割讓給日本,且台灣在割讓時和光復後都是「中國台灣省」。儘管中華民國現今不為絕大多數國家所承認,但憲法體制仍未放棄代表中國,且還明定應設省。賴清德在行政院長任內實質廢省,上任總統後又以兩國論推進台獨,都是違憲的作為。

事實上,中華民國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是中國的「朝代」政權。兩岸的政權原已建立了政治互信基礎,但此基礎如今已大遭摧毀。尤其,合憲的言行愈將被指控為呼應「統戰」,並受到以國安理由被法辦的威脅,這不僅是民選獨裁,還要加上「綠色恐怖統治」。

反滲透法 賴清德

延伸閱讀

大罷免會成功? 學者:國安、公投恐影響

細數七大預算科目遭刪凍 監察院將聲請釋憲及暫時處分

【重磅快評】川普乾淨的煤洗白賴清德?民眾笑著笑著就哭了

民調/逾半國人認為內閣應適度改組 游盈隆:重大警訊

相關新聞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哦!原來共諜就在民進黨

前立法院長游錫堃辦公室助理盛礎纓疑遭中共滲透,換取數百萬紅錢,大方外洩機敏資料被移送法辦。這不禁令台灣人民驚呼:怎麼共諜...

揮別電價夢魘 唯有「返核」

二○一五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說過:專家告訴她,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不會造成電價大幅上升。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的「專家」去哪裡了...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