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美啟動穿梭外交!明起接力會晤烏俄 會談重點曝光

NBA/驚!妹妹開賽前擔架離場 溜馬透納助隊險勝籃網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待價而沽的AI創作

二月下旬,紐約佳士得拍賣行舉辦為期兩周的擴增智能(Augmented Intelligence)拍賣會,聚焦人工智慧(AI)藝術創作。

卅四件拍賣品中,最終有廿八件找到買家,總售價約七十三萬美元。其中最高價作品為動態數位創作「機器幻覺—ISS夢想—A」(Machine Hallucinations-ISS Dreams-A),以廿七萬多美元售出。創作者將國際太空站(ISS)捕捉的一百廿萬張影像及地球的衛星圖像,餵給AI生成工具後,轉換為動態影像組合。

該作品運用生成對抗網路產生連結數據、記憶和想像力的超現實夢境,藉以探索AI的「潛意識」。創作者說:「如果機器可以學習,它也能做夢嗎?它能產生幻覺嗎?」ISS Dreams運用AI生成能力,不僅重建實境,且能設想嶄新實境,提供了一個超越人類感知世界的詩意願景。

在生成式AI橫空問世後,其憑空虛構的產出有時如幻似真,怪不得一年多前劍橋詞典選出的年度字詞為Hallucinate(產生幻覺)。當我們凝視「機器幻覺—ISS夢想—A」時,有時還真分不清那些雲霧繚繞及潮起潮落的景象,到底是機器本身的幻覺,或是自我浮現的幻覺?此數位作品附贈顯示器和配套硬體,並附有非同質化代幣(Non-Fungible Token;NFT)以資證明它的數位收藏。

然而,目前許多AI生成工具都未經許可,即以藝術家的作品進行訓練,頗具抄襲爭議。因此,本次拍賣引發藝術團體的關切,六千多名藝術家共同簽署公開信呼籲終止拍賣活動。此外,批評者也認為,拍賣活動將擴增智能創作推上神壇,必將犧牲那些手工藝術創作者的利益。

無論如何,AI工具已成為藝術創作的一種媒介,AI創作也逐步蔚為風潮。以AI的演化速度來看,人類自古以來所累積的文化遺產,未來恐被AI文化遺產所超越!在數位革命浪潮裡,作品的原創風格仍是不變的核心價值,它必將時時考驗著每一位創作者,也考驗著每一款AI生成工具。

紐約人文薈萃,前衛拍賣活動此起彼落,乃世界兩大拍賣行必爭之地。早在六年多前,紐約佳士得就曾拍賣單款AI畫作「Edmond de Belamy」(好朋友艾德蒙),以四十三萬多美元售出。從佳士得所在的洛克斐勒中心,沿著第五大道往北走,在經過川普大樓和第凡內珠寶店後,轉向東北方的上東城,愉悅漫步約半小時後,在康乃爾大學醫學院旁,就可找到另一家大型拍賣行蘇富比總部。

去年十一月,蘇富比拍賣了一件AI作品「A.I. God.」,那是全球首位超寫實人型機器人藝術家「愛妲」(Ai-Da)的藝術創作,以一百零八萬美元售出。愛妲使用AI語音工具說:「我的作品關鍵價值在於它能夠成為新興科技對話的催化劑。」

面對兵臨城下的新興科技,不知讀者會選擇以掃把對抗,或者以畚箕笑納呢?是敵是友,往往就在一念之間呀!

(作者為台灣大學資訊工程系教授)

佳士得 創作者 藝術家

延伸閱讀

活化大腦防失智!填空遊戲、數獨讓你腦齡逆

Maje 2025秋冬系列發布會 遊走於巴黎與紐約的優雅叛逆

「5年5萬人」 習近平邀美青少年赴華成大外宣工具?

22歲醫學生外送遭酒駕撞死 學者:重罰仍難讓酒駕消失

相關新聞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揮別電價夢魘 唯有「返核」

二○一五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說過:專家告訴她,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不會造成電價大幅上升。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的「專家」去哪裡了...

賴十七條 逼兩岸脫鉤斷鏈

總統賴清德公布台灣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此引發諸多爭論。...

總統能未經國會準宣戰?

日前賴清德總統宣布中國大陸為「境外敵對勢力」(下稱外敵)並提出十七項因應策略(賴十七條),行政院隨即要求各部會下周二前擬...

核電延役與重啟 比SMR實際

經濟部兩周內要決定新電價,預估整體電價平均漲幅約百分之六,為因應千億元補貼虧損預算被立法院刪除。自蔡英文執政迄今,工業用...

恢復軍事審判 恐蒙上戒嚴陰影

因陸配鼓吹武統論,現、退役軍人遭中共滲透等頻傳,賴總統昨日召開國安高層會議後表示,因應中國對國軍滲透及間諜活動之威脅,將...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