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涉洩個資40萬交保 基隆市民政處長張淵翔請辭獲准

賴清德否認下令35藍委全罷…派系大老批卓冠廷得意忘形 陳亭妃告御狀未果

美元跌破32元 朱立倫:若貶破30元「台灣經濟大風暴將來臨」

供給創造需求 歡迎980位準律師

一九六七年,筆者畢業於台大法律系律師考試及格人數是九人,五年後,及格人數增至廿五人。長年及格人數在百位以下,一九八八年甚至僅十六位,錄取率○點七五%。直到一九八九年,一位台大法律畢業生屢試不第、跳樓輕生,才驚醒典試委員側隱之心,及格人數暴增到二八八名(錄取率十四%),即法律界「二八八事件」。

律師考試門檻,向為「門內人」與「門外人」的拔河,未上榜的人想放寬,已上榜者又不希望競爭。一九八八年起連續五年雙位數錄取率後,錄取率又跌至六到八%間。兩千年律師考試錄取率僅約六%,筆者感慨人才卡在考試,寫下〈超低的錄取率,邁向法治社會的桎梏〉,向同道喊話,莫擔心餅被分小,充足法律人才,能把法律服務產業愈做愈大。總算二○○三年起,律師考試修改成「足額八%」錄取。

而到二○一一年,前考選部長董保城催生律師考試的法定錄取率提高到十點八九%,雖比美、德尚有不足,也算差強人意。董前部長還為律師考試建立題庫、平行雙閱制度,讓考生毋庸憂心特定教授的「獨門暗器」,可說功德無量。

之後年年十%以上錄取率,或許分食了法律服務市場,乃至出現「流浪律師」,前考選部長蔡宗珍公開說是「國安問題」,復辟專業科目須得過半分數之「四百分門檻」。「門檻及格制」最大問題在閱卷者改題寬嚴不一,乃至於為避免及格人數過多,故意拉高標準。二○一八年四百分門檻施行後,錄取率掉到八點五八%,隔年再跌至六點一二%。筆者無奈為文〈律師「資格考」四百分門檻,擋住誰的青春?〉,隔年再寫〈超低錄取率乃法學教育恥辱〉,終在蔡前部長轉任大法官後,二○二一年開始,四百分門檻已如虛設,近四年律師考試,錄取率在十%左右。每年穩定約一千名律師考試及格。這樣的「量變」,是否影響法律服務業的「質變」,尚待觀察。

筆者先恭喜去年律師考試及格的九八○位準道長,也要提醒現在法律服務已經是買方市場,「考上就不愁案源」時代已過,「執照」只是一張門票。筆者前助理練鴻慶去年也上榜,他問我非法律本科當律師,會不會比較辛苦?這是很好的問題。筆者認為所有律師都須終身學習,非本科者對於自己的所學有優勢,只是需要多一點時間適應法律實務,這是可以彌補的。

「與其擔心律師『過剩』,不如惋惜優秀法律人,花費太多青春在考試。」目前的制度,還有以下問題需要改善:

首先,一試錄取資格,應保留一定年限。或有擔心保留一試資格,會造成二試人數增加,閱卷老師會「改太累」。但改一份試卷的時間,是遠低於考生準備一試,從社會效益來說,老師辛苦一些,將心比心是值得的!

其次,四百分門檻是「及格制」,而及格制如美國大部分州,律師考試是一年二次。對於因為四百分門檻而被刷下來的前十點八九%考生,應為他們在放榜後三個月內,再辦一次複試,始符比例原則。

最後,「律師考試」根本上應為「執業技能起點的資格考」,而非「限制執業人數的障礙考」。現在是用一年一套的八股取試,犧牲考生的青春,來取代市場原本就存在的自由競爭制度,預先且恣意的篩除具潛能的未來律師,需要省思和改善。供給會創造需求,只是需要時間。各行各業,包括政府都需要法律服務,隨著更多法律新血加入,法律服務業的規模必然擴大,以此為基礎,「從法制到法治,以臻良制」才能扎根。

律師 法律系 門檻

延伸閱讀

雙非「湯匙老師」逆襲北大 考研初試412分、專業排第2

父母希望考國考當「律師」 她反駁:當家教月入14萬薪水更高

高虹安案釋憲不受理 法界指立院組織法非適用法律

DeepSeek開發者 是「95後」AI天才少女

相關新聞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醫師協助死亡的倫理思考

日昨聯合報刊出民意調查,顯示國人高達八十六%支持「醫師協助死亡」,但是許多醫師則對此表達抗拒的態度,這是個值得正視的重要...

賴清德與川普的孩子氣

民主政治是一系列兼具說服、妥協與成熟布局的制度化角力過程。然而現實體驗,我們發現目前民主殿堂的政治操作,卻更像幼兒園的遊...

賴脫中入北 恐落雙殺困境

川普宣布課徵「對等關稅」,後又宣稱因超過七十五國與美方聯絡談判且未採報復行動,高額關稅措施暫停實施九十天,包括台灣、日本...

美予取予求 先談判又怎樣

美國總統川普一度宣布對台灣祭出高達百分之卅二的對等關稅,頓時讓台灣產業界陷入極大的震撼與焦慮。總統賴清德提出了以「零關稅...

川普關稅海嘯 難免自傷

美國總統川普於四月二日宣布對全球一百八十多個國家與地區的銷美商品廣課關稅,並對其中約六十國訂定高額「對等關稅」,讓美國平...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