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會員注意! 好市多重大變革公告 4月1日起進賣場需「掃描會員條碼」

5月所得稅懶人包/每人都有21萬減稅額度、滿足「1條件」年收62萬免稅

流通商戰/金秀賢事件延燒 找品牌活動代言人是雙面刃

關稅帝川普的自傷拳

川普的經濟政策主軸就是稅:增加關稅及減所得稅。在關稅的部分,川普已在二月初對加拿大及墨西哥課徵廿五%的關稅及對中國加徵十%的關稅,而且自美國時間二月十日星期一起,對所有的進口鋼鐵及鋁課徵廿五%的關稅。川普為何會打出令人不解的自傷拳?

川普從前不論是在公開造勢或是接受採訪時,都極力推崇美國第廿五任總統麥金利是「關稅王」,川普自己也聲稱在關稅上他會做得比麥金利還徹底(所以筆者稱川普為關稅帝)。川普說,經由課徵關稅可以使美國非常富有。

的確,在美國內戰前,美國的經濟主要是靠農業部門,所以關稅占了政府稅收的很大一部分,幾乎接近百分之百,關稅是美國政府的最主要收入來源。在美國內戰後,關稅的收入甚至讓美國政府在還完了內戰的負債後還剩餘很多錢,錢多到連川普都說是個大問題。所以川普認為經由多課徵關稅可以富國,也就是可以像以前一樣把美國現有的鉅額負債償還完,還可以還富於民。但那是以前,現在關稅只占美國政府收入的百分之二左右,就算對所有進口商品課高關稅,要達到富國的目標還差得遠。

關稅是個自傷拳,在麥金利還是國會議員時就大力主張高關稅,因此當時的關稅又叫做麥金利關稅。麥金利認為高關稅可以富國,可是高關稅也造成物價上漲,進而導致共和黨在一八九二年國會期中選舉慘敗,由選舉前共和黨一七九席、民主黨一五二席,到選後共和黨只有八十六席、民主黨暴增到二三八席,可見關稅自傷的力道,麥金利也因此沒有成功連任國會議員。

川普告訴他的選民說是中國的商人付關稅,不是美國進口商付關稅,他這論調令所有具商業常識的人不解,進口商要去海關領貨,一定要付完所有稅才能領貨出來。而且根據美國著名的跨黨派智庫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針對川普在二○一八到二○一九年間對中國課徵關稅的研究顯示,中國的出口商並沒有降價來幫美國進口商分擔關稅,換句話說,是美國的進口商完全承擔關稅,然後再轉嫁給消費者,最終是消費者埋單。

根據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針對川普政府二月一日對加拿大、墨西哥及中國課徵關稅的最新研究顯示,美國每個家庭每年將要多付出一二○○美元。可以想像如果再把二月十日新的關稅計入,及後續其他增加的關稅,美國人的錢包將失血更多。

關稅帝川普的另一論點,是關稅可以保護國內產業、創造工作機會。根據川普第一任內對鋼鐵課徵關稅的研究顯示,關稅造成美國鋼鐵價格上漲,因此促進美國鋼鐵業增產,創造出一千個新工作;但由於鋼鐵價格上漲,使得其他需要使用鋼材的產業發生連鎖效應,估計因此有七萬五千個工作流失,因此整體而言,關稅自傷的效果很重。

如果把高關稅及降所得稅合在一起考量的話,最大受益者是川普任用的這些富人,例如馬斯克及川普家族等富人。研究顯示,所得分配前百分之五的人明顯受益於這兩稅政策,而在所得分配中後百分之六十的人將明顯受害。

假如川普的政見都成真,川普可能會是第一個非經濟學家得諾貝爾經濟學獎的人。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川普頻出招 先加徵鋼鋁關稅再課對等關稅

川普將課徵鋼鋁關稅 南韓業者憂衝擊

讚陸「教育好」登熱搜!川普盼花少錢有更好教育 陸網嗨:美國現在要學我們

川普關稅動作連發投資人觀望 亞股多收黑

相關新聞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揮別電價夢魘 唯有「返核」

二○一五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說過:專家告訴她,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不會造成電價大幅上升。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的「專家」去哪裡了...

賴十七條 逼兩岸脫鉤斷鏈

總統賴清德公布台灣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此引發諸多爭論。...

美不手軟 台被任意拿捏

台積電赴美投資,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砸下千億美元建廠,表面上看來是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但若細究其背後的政治與經濟壓力,這場交...

強權BBQ 烏克蘭,別為我哭泣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在一九九六年由瑪丹娜唱紅,內容是講描述阿根廷...

提升健康意識救健保

全民健康保險,我們定位在健康,是正確聰明的,大陸稱醫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注重財務給付,我們設立健保,不只是要解決醫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