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我是台灣孩子!陸配亞亞老公全台語控訴:難道要我走?

他買高股息「3大天王」月領9萬當房貸現金流 網讚最強防禦手段

大罷免延燒…花蓮縣府遭控「查水表」 檢依違反選罷法兵分四路搜索調查

民進黨惡罷背後的算計

季青漫畫
季青漫畫

民進黨不堪在立法院連連挫敗,又恐立院甫通過的「憲訴新法」可能生效,將失去一呼百應的「大法官釋憲」保護傘,在過農曆年假後展開「大罷免」,可謂遍地烽火,意圖靠罷免國民黨立委,爭回在立法院的主導權。

由於賴政府執政後,昧於「雙少數」現實,對內大鬥四方,對外不斷以言語與行動撥弄本已劍拔弩張的兩岸關係,在民生福祉方面沒有任何建樹;不思溝通妥協,反而想用增加朝野「仇恨值」的方式,大起干戈,當家鬧事,撕裂社會行徑極為乖張。

在民主國家,立法貴在數人頭而非拳頭。賴政府不僅讓執政黨立委屢以暴力在立法院阻擋法案通過,並召喚「青鳥」在議場外叫囂,綠媒側翼同聲一氣,造謠攻訐,無所不用其極。在議場鎩羽後,不反求諸己,卻祭出大罷免舉措,製造紛亂,在所不惜,將執政正道拋諸腦後,自然讓人反感。一般評估這種亂槍打鳥式惡罷,得逞機會渺茫,最後很可能「賠了夫人又折兵」。

民進黨「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最可能的是要遮掩其施政的無能。面對國內外重重挑戰,包括非核家園神主牌與充足能源供應、減碳目標背道而馳,兩岸關係緊繃讓強勢回歸的川普對台經濟與軍事得以指點與施壓,除半導體業外,大多數產業已成一片慘業,百廢待興、一籌莫展,意圖在罷免喧囂聲中,獲得掩護。

這種招式,事實上與川普就任美國總統後的諸般舉措,異曲同工。川普就任當天就發布上百項行政命令,接著資遣上千位資深官員;訓令抓捕數以萬計的非法移民,又要對盟邦加拿大、墨西哥及敵對的中國,各祭出二成五及一成的關稅,雷厲風行、強勢作為,令人咋舌。

曾在首任川普政府擔任白宮首席策略長的班農,二○一九年接受美國公共廣播公司採訪時說:「媒體一次只能關心一件事,每天我們都用三件事來打擊反對媒體。他們會咬住一個,然後我們就會完成其他所有的事情。」

紐約時報專欄作家克萊恩認為:「班農在這裡的洞察力是真實的。專注是民主的根本內涵。人們主要透過主流媒體或是社群媒體來了解政府在做什麼。如果你給媒體太多需要關注的地方,那麼就不可能出現連貫的反對聲音,甚至連思考都很困難。」

克萊恩分析:「川普入主白宮的頭兩周,就像劇本一樣,完全按照班農的策略進行。川普團隊希望人們知道,這次他們已經準備好了。他們將控制事件,而不是被事件所控制。但觀察得愈仔細,就會發現這似乎愈不真實,力量的投射掩蓋了現實」;「川普知道行銷的力量。如果你讓人們相信某件事是真的,那麼它就更有可能成為事實。川普希望你從所有的這些活動中看到指揮,但實際上是一片混亂。」

賴政府坐享創新高的預算,糧彈充足下全力搞「惡罷」,另一邊卻成天哭窮,得以繼續封官圖利、濫用權力,讓人厭惡。台灣民眾必須睜大眼睛,識破其轉移焦點詭計,在未來的罷免戰及其後的選舉中,痛擊民進黨,才得以確保優質民主、期待應得的廉能清平政治。

川普 民進黨 罷免

延伸閱讀

「顛覆者」川普驚天宣布美國可能接管加薩 連自己人都意外

川普提議接管加薩 美國盟友與敵手幾乎一面倒反對

川普拋接管戰後加薩 分析:凸顯擴張主義雄心

討好川普?貝佐斯基金會停止向氣候組織捐贈

相關新聞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揮別電價夢魘 唯有「返核」

二○一五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說過:專家告訴她,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不會造成電價大幅上升。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的「專家」去哪裡了...

賴十七條 逼兩岸脫鉤斷鏈

總統賴清德公布台灣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此引發諸多爭論。...

美不手軟 台被任意拿捏

台積電赴美投資,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砸下千億美元建廠,表面上看來是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但若細究其背後的政治與經濟壓力,這場交...

強權BBQ 烏克蘭,別為我哭泣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在一九九六年由瑪丹娜唱紅,內容是講描述阿根廷...

提升健康意識救健保

全民健康保險,我們定位在健康,是正確聰明的,大陸稱醫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注重財務給付,我們設立健保,不只是要解決醫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