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柯文哲控檢以不雅片威脅 北檢聲請勘驗隨身碟鎖定「woman」

曝曾遭曾國城「酒醉強吻」 陶晶瑩:不想再回想細節

華爾街日報:中共封鎖台灣可能步驟曝光 短期內更可能採取隔離施壓

科技.人文聯合講座/莫札特教我寫論文

惟有用心和莫札特的音符對談,旋律才會有了生命;同樣地,惟有用心寫論文,文字才會發揮影響力。圖/張致杰、張俊哲
惟有用心和莫札特的音符對談,旋律才會有了生命;同樣地,惟有用心寫論文,文字才會發揮影響力。圖/張致杰、張俊哲

今天是沃夫岡.阿瑪迪斯.莫札特的生日。藉此機會,我想分享這位誕生於一七五六年一月廿七日的音樂家對我的影響。礙於有限專欄篇幅與音樂素養,我無法逐一解析其八百多部作品。其實,我也只敢介紹其中的一首;因為,我曾練它數百遍,教我不選它也難。

憶當年,莫札特G大調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的第一樂章,曾是全省小提琴比賽的複賽指定曲。我與此曲結緣,純粹是為了代表南投縣參賽。受虛榮心與榮譽感的驅使,我拼命苦練,把原本聽起來像殺雞宰羊的噪音,逐漸還原成「比較像莫札特」的旋律。雖然最後我在兒童組的初賽慘敗,但這首協奏曲早已植入了我的腦細胞,也經常造訪我的記憶。

然而我對這首曲子真正有感,卻發生在攻讀博士的後期。彼時,我已多年未碰小提琴,取而代之的是不斷撰寫學術論文。每當寫作,我都面臨同一個問題:主題不明確,段落間缺乏邏輯連結。這對曾在高中作文比賽奪冠的我,是極大的挫敗。我原以為這只是英文寫作障礙;但後來發現,我的中文表達也難逃厄運。

在陷入寫作瓶頸時,我常用音樂來麻醉自己,邊聽邊寫,只求筆能不停、指能續鍵。某次,我隨手點開莫札特第三號小提琴協奏曲,卻意外地發現它給了我莫大的啟發。這首曲子的前奏,彷彿論文的「前言」:那柔和音符的堆疊,彷彿為華麗登場的主旋律暖場。我頓時領悟到,前言的文獻回顧不可無止境地發散,其論述應緊扣主題,且應聚焦於研究的重要性、新穎性與趣味性。

因著前奏與主旋律間的無縫接軌,讓我終於明白:論文的「前言」與「結果」應注重邏輯鋪陳,方能避免讓讀者陷入困惑。此外,因為樂章後段的裝飾奏(Cadenza)通常由演奏者自選版本或自行創作,這恰如論文後段的「討論」部分,需主動挖掘數據所隱藏的意義,並揭示其獨特價值,而非人云亦云。裝飾奏之後,樂團通常以主旋律收尾,這與論文的「結論」相似,皆需簡潔有力,並避免重複先前用過的字句。這既是挑戰,也是藝術。

回首童年,我曾努力讓自己演奏得「比較像莫札特」,追求他人眼中的「輕盈、高貴、優雅」風格。但在當年尚處均貧和匱乏的台灣,這些抽象的意境實遙不可及。即便模仿得稍像,也僅屬矯情。後來隨著網路的普及,我有機會欣賞到不同音樂家詮釋此曲的多樣風格,方能真正領悟:每位演奏者都應以自己的方式表達,不論內斂或奔放,皆能自成一格。

其實,科學論文的寫作亦然。專業嚴謹的訓練與獨到活潑的思維,本不應站在對立面。反之,雙方應相輔相成,才能與真實的內心對話,使文字既具內涵又親切;如同莫札特般,散發長遠的影響力。

最後,我要感謝莫札特,以及那些教過、幫過我的音樂老師與鋼琴伴奏;當然,還要感謝曾縮衣節食讓我學琴的父母。

(作者為台大教授、出版中心主任)

小提琴 音樂

延伸閱讀

114學測英文/補習班猜中作文考題?大考中心:生活命題難免素材雷同

114學測國文/寫作關鍵是生命經驗 自己的故事才能真切感人

逆齡、抗退化? 非同一般的音樂記憶

教育部募樂器推「公益提琴課」 嘉惠5萬學子免費學琴

相關新聞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揮別電價夢魘 唯有「返核」

二○一五年蔡英文競選總統時曾說過:專家告訴她,推動非核家園政策不會造成電價大幅上升。時過境遷,不知道她的「專家」去哪裡了...

賴十七條 逼兩岸脫鉤斷鏈

總統賴清德公布台灣五大國安、統戰威脅及十七項因應策略;宣布全面檢討修正《軍事審判法》,恢復軍事審判制度,此引發諸多爭論。...

美不手軟 台被任意拿捏

台積電赴美投資,尤其是在亞利桑那州砸下千億美元建廠,表面上看來是台積電的全球布局,但若細究其背後的政治與經濟壓力,這場交...

強權BBQ 烏克蘭,別為我哭泣

「阿根廷別為我哭泣」(Don't Cry For Me Argentina)在一九九六年由瑪丹娜唱紅,內容是講描述阿根廷...

提升健康意識救健保

全民健康保險,我們定位在健康,是正確聰明的,大陸稱醫保(醫療保險),醫療保險注重財務給付,我們設立健保,不只是要解決醫療...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