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整住院支付標準 改善血汗醫療

長年來,醫界年輕世代聲音是健保不倒台灣不會好、健保是「賤保」、心臟按摩比腳底按摩便宜、健保插管比通馬桶便宜、一顆藥比糖果更便宜!對於民眾來說,醫師屬高薪階層,月入數十萬,健保給付不合理是事實,民眾不會有感。健保署和醫界應有責任讓國人認知「醫療是昂貴的專業」,如果醫療行為支付點數持續偏低,點值一再遭稀釋,均可能影響民眾就醫權益,這可不是單純醫院、醫師的問題。

健保現有資源大幅流向檢驗檢查費及藥費,即使增加了醫院的收入,醫療人員也未必能受惠。大型醫院勞務收入包括,醫師診察費、護理費、藥事服務費、醫事檢驗師、醫事放射師、呼吸治療師、物理治療師、職能治療師等專業服務費,加上住院手術費、住院麻醉費,這些支付項目點值應該獲得保障。扭轉門診占七十%總額的失控醫療生態,討論支付標準的調整方向,以及如何減少不必要醫療行為,這些為目前最需迫切討論的健保改革議題。手術住院部分占比偏低,建議住院部分的診療費用,包括處置費用、侵入性檢查費用、手術費用,甚至急診治療費用,均應予以保障點值一點一元,甚至一點一.二元,才可改善血汗醫療環境。

目前最為人詬病的是急救病人的心肺甦醒術(每十分鐘)一八○○點,這仰賴著多位醫師、專科護理師、護理師等臨床經驗與能力,且關乎人命,必須在瞬間承受著高壓。再者,處置無法呼吸患者時,緊急氣管內管插管僅有八三五點,醫師實際拿到的報酬,可能還低於水電師傅疏通水管的費用。安置導尿管的健保給付點數為三六三點、鼻胃管置放健保點數只有一九五點、十至廿分鐘抽痰,但每次僅可拿到卅點健保點數、急診醫師及時處理傷口只給四二○點健保點數,五公分內的簡單縫合僅給付兩百多點,比牛肉麵還要便宜。

加護病房為醫療的重中之重,救人救命,支付點數偏低問題,更亟需解決,務實地檢討,例如,加護病房護理費健保給付四七一六點,每位護理師最多照顧一至兩名病人,工作繁忙且緊張,實際換算後,加護病房護理師的時薪不到兩百點,點值打九折後,比起目前最低時薪一九○元還要少。至於加護病房主治醫師診療費每日一九二五點,以十二床加護病房而言,健保每日整體加護病房的醫師診察費為二三一○○點,換算時薪不到一千點(約九百元)。就算醫師與護理人員滿心熱忱,但始終得不到合理的給付,長久下來,熱情也被澆熄。

過去幾年、健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在二○一七年調整醫院重症項目共一七一六項,計六十億元、二○二○年調整醫院及西醫基層支付標準,金額一二四億元,其中調升四百項急重難症支付點數,總計廿二點七三億點、二○二一年三月調升醫院總額部門基本診療項目一○八項,金額八十二點二六億元。

支付標準調整,又牽涉到總額制度,各科間希望分配平衡,確實有一定難度。對支付標準偏低、不合時宜,多年來醫界累積怨氣,有如壓力極大的燜燒鍋,目前已經瀕於爆炸邊緣,務必趕快面對這些問題。一旦急重難症醫療,只剩佛心、熱血和使命感來支撐,醫療人才的培育與醫院經營的方向就很難步入正軌。

健保署 加護病房 醫師

延伸閱讀

雙和醫院護理師偷拍病患 洪子仁:最重恐吊銷執照

嫌她胸部太小、謔稱出錢幫隆乳 婦產科醫師性騷女護理師下場曝

健保總額「要五毛給一塊」 民團批協商打假球:應查邱泰源是否圖利

護理師偷拍病人照PO網戲謔 雙和醫院要求撤圖文送議處

相關新聞

浮動的國民 誰願從軍?

根據今年國防部預算書,透露出國軍人力現況,至今並沒有解決歷來編現比所出現大量缺額的問題,而是持續亮起紅燈,寧願選擇賠錢提...

老是檢討別人 國防部老大心態

近年來國防預算不斷增加,先進武器愈買愈多,但領導及操作武器的志願役軍士官人數卻不斷減少,讓人擔憂未來的國軍在少子化愈趨嚴...

執政不走正路 國軍人才留不住

二○二一年《經濟學人》曾指出台灣是世界上最危險的地區,國軍志願役軍人賠錢退伍人數竟然暴增,部隊的編現比亦呈現逐年下降趨勢...

政府應重視長期而不間斷的研究

我最近和一位工程師聊天,他說二十年前在政府的法人研究機構開始工作的時候,他的工作是做一種對半導體工業非常重要的特用化學品...

無九二共識 學術交流非紅綠對話

日前有二位上海知名涉台學者來台,期間會晤兩大具半官方性質的國策研究院及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一時引來「紅綠對話」關注,發揮...

政院勿把憲法法庭當工具

行政院移請覆議憲法訴訟法修正案失敗後,腹案之一就是像國會改革二法一樣,轉向憲法法庭請求做違憲審查。但因此次修改憲訴法已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