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騙才醒悟「沒有白吃的午餐」
日前台北市內湖區一對母女才因誤信投資騙術,被騙走了一千二百萬元積蓄後輕生;藝人譚艾珍也因為假「檢察官」來電稱她不小心介入一件毒品案,請她協助辦案,讓她一步一步踏入詐騙集團的圈套,匯出一筆為數不小的款項。
電視、廣播或是網路不時在報導這類新聞,法務部及警政署也不斷拍攝相關反詐騙短影音,為什麼還是有這麼多人會被騙?其實,多數的原因都是因為貪心想要賺大錢,所以會相信高報酬、高利率這種話術,以為只要把錢給對方投資,便能不勞而獲地賺取到高報酬,殊不知「螳螂捕蟬、黃雀在後」,天底下哪有那麼好康的事?也有些是類似譚艾珍案,即詐騙集團看準人們單純、正義感的一面,自稱是檢察官商請「協助辦案」,因而上鉤。
筆者就曾經被詐騙過,二十幾年前還在軍中時,因為投資未上市股票失利,手頭拮据的我,每天被車貸、房貸和信貸壓得喘不過氣來,剛好在路上撿到了一張刮刮樂卡,沒想到刮開中了十萬港幣;按刮刮樂卡指示聯絡,對方自稱是香港馬會,要我先匯百分之十的稅金,也就是約五萬元台幣,三天後就會把十萬港幣(五十萬台幣)匯給我,筆者匯出款項後開心地等著五十萬元入帳,三天後查看帳戶,不但沒有五十萬,對方的電話也成了空號。
經過這次受騙,筆者終於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這句話的真諦,每次接到陌生來電都會特別小心謹慎,只要聽到來電內容有異便會立即掛斷,不讓詐騙集團有乘虛而入的機會,而我也會經常收集並和八旬父母親交換各種詐騙手法資訊,以免他們也遭到詐騙。
筆者建議,除政府各部會製作相關反詐騙的手法和資訊,並透過各種媒體管道宣導讓民眾周知外,也應透過各類公益團體、村里長、鄰里幹事,以及社區管委會、總幹事,或是巡查的員警,針對獨居的年長者加強宣導;唯有人人了解並熟悉各種詐騙的方法和資訊,才能「知詐拒詐」,避免遭到詐騙。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