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要特別注意!年節中最「凶運」3大生肖 化解方法一次看

春節零食「四大天王」回來了!一票網友驚呼:終於知道它們的名字

小S「指數異常」 憂健康狀況下定決心改變

就職邀習 川普先禮後兵

川普近日指出,將邀請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參加明年舉辦的美國總統就職典禮。然而,自一八七四年以來,還沒有任何外國國家元首曾經參加美國總統的交接儀式,因為典禮通常由外國大使和外交官出席。

川普此神來一筆,充分顯示其人格特質中最主要的面向,就是「交易型人格」。川普一直將自己視為一個偉大的商人與交易家。在政策制定與執行上,川普重視個人關係。他認為藉由領導人間的關係與商業交流,可以擴散到政治層面。所以他第一任期時,不斷運用與金正恩、普亭與習近平之個人關係,進行所謂的外交斡旋。此次川普邀請習近平參加明年就職大典的邏輯,相當符合他的人格特質。

川普人格特質使其行為「極端難以預測」,對旁人與幕僚經常是出其不意。而且他的決策型態較趨向「團體決策思考」,必須以他為中心。川普希望凡事都聽命於他,因此對於幕僚的建議,他不一定全盤接納。他希望幕僚只要聽命行事,不需要太多意見。川普作為一個強勢的決策者,因為他不能容忍不同意見,所以挑選的閣員不管在背景與特質較為一致。從他第二任期前所任命的「佛州幫」閣員,可略見端倪。如此一來,邀請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的想法,絕對出自於川普個人意識形態下的作為。

川普在上周的美國國家廣播公司(NBC)節目表示,若中國在其任內武力入侵台灣,他強調將永遠不會表態是否出兵協防台灣,因為他得進行談判。川普也說,他和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的關係很好,希望北京不要武力犯台。由此可見,恢復與習近平良好關係,也是為何邀請他參加就職典禮的主要原因之一。

然而,我們切勿認為美中雙方將鳴金休兵。相反地,這是大國競爭的「先禮後兵」。首先,川普對中政策目前仍著重在商業利益。在川普第一任內,雙方就美中貿易逆差與智慧財產權方面進行不下十三輪的談判。主因是美國對中國貿易赤字前所未有的規模,導致華盛頓指控北京透過操縱人民幣匯率以取得不公平的優勢。美方不只一次透過外交辭令對北京施壓,希望中國調整匯率政策,但這努力仍然有限。此外,北京透過購買美國發行龐大的債券,藉以掌握美國經濟命脈。因此,川普在過去幾年的談判中,無非是希望藉由調整對中國貨品的關稅來降低貿易赤字,並逼迫北京在貿易上選擇較為接近美國經濟利益的方案。

川普也不斷重申,他上台將對中國產品課徵百分之六十的關稅。川普重視現實主義,他認為對中貿易還是以「美國優先」為主要精神,並且透過雙邊談判,縮小對美貿易逆差。並且不會訴諸雙贏,而是美國獨贏。這類型的政策走向,只注重相對立得而非絕對利得,與國際關係理論中現實主義的論述不謀而合。未來美中在貿易政策方面,必將面臨川普的經濟霸權主義。

邀請習近平參加就職典禮,是川普給習近平的「先禮」。至於北京要不要收下這份大禮,端看習如何運用大國智慧,來面對往後排山倒海的「後兵」了。

川普 美國 習近平

延伸閱讀

法人:川普2.0對全球經濟的衝擊有限 2025年將股債雙多

如何避免川普關稅?加拿大擬以「3D」因應 安省揚言不惜切斷供電

【重磅快評】最好盟友先受羞辱 綠營恨不成美國51州?

川普2.0時代!法人:2025美股最樂 另有3市場可期台股是其一

相關新聞

身障者變政治工具 政院大錯特錯

立院日前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大砍約二○七五億元,刪減幅度之大創下史上新高,對此行政院長數度親上火線,政院卻在記者會直接打...

川普對中示惠 非對台海讓步

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第四十七屆總統,多位外國元首受邀觀禮。雖然之前川普邀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未獲應允,但習近...

陸發身分證 台動員戡亂?

據報載,陸委會針對民間「逾十萬台人持有大陸身分證」之訊息,表示台人申請大陸身分證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第...

星期透視/柯文哲起訴 看見貪鬥騙亂韌

台北地檢署起訴柯文哲收賄、圖利、侵占和背信,求處廿八年半重刑。本案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台灣二○二四年選出的前五年度代表字:貪...

府院翻桌 違民主程序正義

立法院廿日用超過十六小時的漫長議事時間,於午夜完成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等三大法案之修正三讀。該三大法案係在行政院不提任...

失根的教改是寧靜文革

昨天教育改革總體檢論壇召開「台灣教改三十年總體檢」新書發表會,眾多學者專家檢視教改三十年的種種問題與缺點並提出建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