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撿回2浪貓「同步率100%」做什麼都要一起!驚人身世真相曝光:是親兄弟

用AI挑出幸運號 27歲的他刮中「超級紅包」刮刮樂1百萬元

驚!陳美鳳突傳意外腳打石膏「坐輪椅」過年出國急喊卡

張忠謀自傳 「失意與徬徨」更動人

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最近出版《張忠謀自傳(下)》,歷數他的職涯過程,包括在德州儀器公司、通用儀器公司、工業技術研究院及台積電的經歷,至二○一八年退休為止。

第一篇「德儀篇」占全書三分之一篇幅,敘述他自二十七歲至五十二歲黃金年齡的崛起及衰退,是他最為熱情澎湃的年代。張氏在一九五八年進入德州儀器,受到賞識,一九六一年獲德州儀器送進史丹佛大學電機系攻讀電機博士,並於一九六四年取得博士學位。回任德州儀器後,由於戰功累累,平步青雲,一路晉升至積體電路部總經理、全球半導體事業集團總經理及集團副總裁。

意氣風發之餘,不幸由於頂頭上司的野心,與以「消費者產品」為重心的誘惑,做了致命的交集,分散了德州儀器的焦點,欽定「服務內部客戶」為德州儀器半導體集團首要任務,導致資源錯置、人才流失與削弱競爭力。在整個營收倒退時,為短期績效,強迫半導體事業集團做了許多短多長空的措施。由於經營理念的歧異,兩位直屬上司成為他的批判者,慘被目為禍根,見面談的也變成有保留而且僵硬。屢經羞辱後,迫使他於一九七八年申請調職,並經獲准「降調」。

其後他在德州儀器的處境急轉直下,先是調任「消費者產品」集團總經理,在推出「家庭電腦」失利後,一九八一年又被指派為新設的「品質與生產力總監」,只有一位秘書。他雖奮力而為,但在一九八二年九月,又被通知職階降四級,只剩辭職一條路。他在書中哀嘆:「我的痴心,居然使我『明知不可為』的情況下,還在德州儀器多滯留了五、六年,後來連婚姻都賠上了。現在回想,那五、六年是多麼絕望的五、六年!」

他從一九八四年二月底起,出任通用儀器總經理。發現公司董事長並無意發展本業,反而急於在退休前,把整個公司賣出去,因此在市場漸不景氣、業績逆轉時迅速被黑化,在次年三月被迫辭職。

賦閒一陣子後,他於一九八五年八月出任工研院院長,銳意從事多項改革,但院內外均反映不佳,被認為缺「人和」;由於高層人事更迭,支持者李國鼎、徐賢修等人退休,同時身為「主管」的行政院長、經濟部長及工研院同仁甚至工業界,都不在他的陣線上,只有於一九八八年十一月黯然辭職。

因此他在五年內三次辭職,有嚴重的挫折感,深深感到是「過河卒子」,只能向前、全力經營從工研院衍生出來的台積電。雖然經歷不少「酸甜苦辣」,終於帶領公司堅定且穩步地前進,造就台灣奇蹟,大放異彩。

台積電自一九九○年代起業績長紅,目前在製程技術上領先全球,在晶圓代工方面有極高的市占率與毛利率,被譽為「護國神山」,張忠謀無疑是最大功臣,是世界注目的傳奇人物。因而《張忠謀自傳(下)》中,如果有描述豐功偉績、志得意滿的情節不足為奇,但最動人的部分,反而是張氏失意與徬徨的自述。對目前感覺懷才不遇、壯志難伸的人士來說,張忠謀在屢遇挫折後並不灰心喪志,終於在已過盛年後「東山再起」,頗為勵志。

台積電 德州 辭職

延伸閱讀

獨家專訪》張忠謀:寫自傳常掉淚 我彷彿重新活過一遍!

陸生團明將探台積電秘密 清大生要唱「台灣尚勇」迎接

張忠謀憶交棒推雙首長 責任已落在接班人肩膀上

台積電原本要取的名字被捷足先登 結果這家市值現僅台積電的1600之一

相關新聞

身障者變政治工具 政院大錯特錯

立院日前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大砍約二○七五億元,刪減幅度之大創下史上新高,對此行政院長數度親上火線,政院卻在記者會直接打...

川普對中示惠 非對台海讓步

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第四十七屆總統,多位外國元首受邀觀禮。雖然之前川普邀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未獲應允,但習近...

陸發身分證 台動員戡亂?

據報載,陸委會針對民間「逾十萬台人持有大陸身分證」之訊息,表示台人申請大陸身分證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第...

星期透視/柯文哲起訴 看見貪鬥騙亂韌

台北地檢署起訴柯文哲收賄、圖利、侵占和背信,求處廿八年半重刑。本案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台灣二○二四年選出的前五年度代表字:貪...

府院翻桌 違民主程序正義

立法院廿日用超過十六小時的漫長議事時間,於午夜完成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等三大法案之修正三讀。該三大法案係在行政院不提任...

失根的教改是寧靜文革

昨天教育改革總體檢論壇召開「台灣教改三十年總體檢」新書發表會,眾多學者專家檢視教改三十年的種種問題與缺點並提出建言。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