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將取代人民幣!新台幣有望成「亞洲最佳融資貨幣」 彭博揭原因

國軍炮火太猛烈?新豐靶場森林大火燒2500平方公尺 現場一片焦黑

遭通緝資料卻查嘸?「百億賭王」林秉文涉88會館案 刑事局發布查緝專刊

無限包容? 犧牲教師人權

在台中小學生被警方帶走的事件中,警察未持傳票就進入校園,且全程無師長陪同,這些程序上的瑕疵確實需要檢討。本文不討論現場發生了什麼事,以及師生衝突的孰是孰非,要討論的是市長盧秀燕對教師的指控—「最壞的教育示範」、「不適任」—展現了一種危險的社會心態。

法律和社會固然應該對未成年人採取更寬容的態度,但這並不意味著錯誤行為可以完全免除後果。當教師感受到威脅時,訴諸法律程序是理所當然的權利,是憲法保障的人權。我們可以討論警方的執法過程是否妥當,但不應剝奪教師尋求法律途徑的權利。有人可能會批評教師的做法是「拿大砲打小鳥」,但判斷救濟手段是否符合比例原則的,應該是權責部門,事件當事人並不承擔此種義務。

傳統觀念將「師」與「親」相提並論,期望教師能像父母一樣無條件地愛護學生。然而,教師並非家長,師生關係與親子關係存在本質上的差異。教師的職責是教育和引導,但這並不代表他們必須犧牲自身的權益來滿足對學生的無限包容。要求教師將學生的利益置於自身權益之上,既不合理,也不公平。

現今的教育體制一方面要求學校大量培育人才,另一方面卻縮減教師人力,導致第一線教師疲於奔命,難以深入關懷每個學生。在這種情況下,還要求教師扮演完美的典範,展現無限的包容,無疑是苛求。這種「又要馬兒跑,又要馬兒不吃草」的現象,凸顯了制度對教師的過度期待及對其獨立人格的抹殺。

遍覽《教師法》,它對教師的保障主要在於其工作權及工作上的自主性,唯一一處提到「人格」一詞時的對象是學生。這反映出制度對教師人格權的忽視,或是對教育現場權力動態的無知。在這種背景下,市長對教師的公開指責,更是對教師人格的不尊重。

真正應受指責的,是社會領導人在處理教育議題時所主張的情緒化道德批判。教育問題需要理性討論,情緒化的指責不僅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還可能進一步惡化師生關係,損害教育專業的尊嚴。如果教師的人格權都得不到尊重,我們又怎能期待他們培養出具有「健全人格」的孩子?

情緒化 教師 親子關係

延伸閱讀

國小童因老師報警被帶走…師遭指不適任?教師工會:盧秀燕太快下結論

【重磅快評】打賴拱盧 朱立倫想當造王者或攝政王?

陸生喊「中國台北隊」 盧秀燕:中央事務地方不宜超越

盧秀燕震怒員警到國小帶走學童 李文章:程序違法、員警均記申誡

相關新聞

陸發身分證 台動員戡亂?

據報載,陸委會針對民間「逾十萬台人持有大陸身分證」之訊息,表示台人申請大陸身分證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第...

星期透視/柯文哲起訴 看見貪鬥騙亂韌

台北地檢署起訴柯文哲收賄、圖利、侵占和背信,求處廿八年半重刑。本案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台灣二○二四年選出的前五年度代表字:貪...

府院翻桌 違民主程序正義

立法院廿日用超過十六小時的漫長議事時間,於午夜完成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等三大法案之修正三讀。該三大法案係在行政院不提任...

失根的教改是寧靜文革

昨天教育改革總體檢論壇召開「台灣教改三十年總體檢」新書發表會,眾多學者專家檢視教改三十年的種種問題與缺點並提出建言。

戒嚴別回頭 連隱喻都不行

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是不是因為朝小野大,施政不斷遭到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掣肘,第一夫人金建希也涉嫌收賄、炒股與干政...

解職具陸籍里長 違法又違憲

內政部指查核發現五名里長具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已發函區所依國籍法與戶籍法辦理。筆者以為既違法又違憲。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