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寶林茶室3疏失釀6死 負責人、廚師、實習生等共5人遭起訴

屢傳有人想買蘋果西打製造商卻談不成 竟與金雞母有關

趙少康曝莊競程地震後貼文:藍白亂搞國家 老天真的怒了

薛承泰/國發會預告未來的噩夢?

國發會每兩年的人口推計公布了,有一些關於台灣的未來值得大家關切。一、二○二八年將脫離人口紅利,也就是工作年齡人口(十五至六十四歲)占比低於總人口三分之二,扶養比將高於○點五。二、人口持續負成長,到二○七○年會少掉三分之一以上人口。三、二○七○年老人和工作人口一樣多,都在七百萬左右,而○至十四歲小孩只剩下約一百萬,這樣的人口結構如何能永續?屆時就算是家家戶戶都有智能機器人可供使喚,那樣的「躺平社會」,幸福嗎?

今年的報告遲了近兩個月才發布,筆者認為,是因為近年來生育率跌破專家眼鏡,需要較多時間來調整參數。很可惜,這次的中推計,假設生育率為一人仍是「過於樂觀」,躺平社會應會提早到來!

台灣生育率低於一人已經數年了,今年篤定會再下滑,美國中情局何以預測台灣為一點一人,居世界最低?原因可能在於中情局為了幫世界各國排名,考慮到許多落後國家缺少四十五至四十九歲婦女的生育統計,將「生育率」定義在「十五歲至四十四歲」的範圍,比起聯合國常用的十五至四十九歲範圍窄,也因此,中情局列出的各國生育率都偏高了些。由於台灣近年來「高齡產婦」相較其他國家表現亮麗,若不計入四十五至四十九歲生育率,排名就成為世界最低,否則是倒數第二(僅高於南韓)!

排名是否最低已不是重點,而是此趨勢繼續下去,政府該怎麼辦?主責人口政策的政務委員陳時中,在報告發布後,認為鼓勵生育需要更多錢才會有效。真的是如此嗎?陳政委知道嗎?公元兩千年時,台灣生育率為一點六八人,居已開發國家的前半段,是四小龍之首。很不幸,之後即產生兩波陡降,先是二○○一至二○一○,第二波是二○一六至今,且比前波劇烈!今年雖是龍年,卻會創下歷史新低,何以如此?難道過去八年政府沒有砸錢鼓勵生育嗎?

提高經濟誘因來鼓勵生育,可能有效,但只是短期,遑論解決問題!君不見,許多人可以不婚不育,卻不能沒有手機、網路、甚至養寵物,經濟壓力當然是原因,但不是唯一!完善的生養環境與做父母的認知應更重要,這些年政府在這方面做了多少?

且由於國人生育和結婚息息相關,結婚率偏低影響生育,也因結婚年齡後延,即使生了一胎,生第二胎的機會也變小了!況且還有高離婚率,結婚人口也明顯下降。

如何維持人口結構與數量的穩定,許多國家都在努力,但並沒有所謂的理想政策,重點在於政府有無能力預防人口危機!筆者認為,這要比處理兩岸危機簡單得多,因為後者政府難以掌控;至於人口的變化,主要看出生、死亡、遷移三個參數而已。其中尤以出生為核心,畢竟人都會走向死亡,如果沒有天災、疫情與戰禍,平均壽命即可預期;至於遷移,影響相對又更小。

假如政府重賞,一胎一年一百萬,給到五歲;即使其他補助都取消,一年後生育率會回到一以上,並且會維持幾年,但政府每年需準備約一兆元!就算是打三折給,只要年輕人拿到的錢和薪資接近,生育率仍是會回升的,但福利依賴現象必然產生,至於教養品質與職場缺工,恐怕會是更大的挑戰。

每年三千億可用於軍購、貼補台電、或催生,這要看領導人對「發展」與「生存」的認知了!(作者為台大退休教授)

中情局 生育 結婚

延伸閱讀

淡水小鎮變新北大城...人口即將突破20萬 規劃慶祝活動

3歲被賣到比利時...雅斯敏來台尋親 新北警鑑識專家助驗DNA

超高齡時代悄悄來臨 壽命延長為人類生命歷程帶來哪些轉變?

教部調降114學年高中班級人數 逾200校受影響

相關新聞

嚴震生/川普的昭昭天命

川普就任前,就在國際社會吹皺一池春水。原先最令人擔憂的關稅及貿易戰,仍然箭在弦上;他想要再次退出巴黎氣候協定的計畫,也不...

施振榮/以王道思維開採台灣「未來礦」

我所談的「王道」,最重要的就是要為社會創造價值。在地球上有許多天然礦產(如黃金、石油),但這些礦產長年存在地底下,要彰顯...

陳立恆/離火之上的時代精神

新年伊始,天下詭變。

陳力俊/親身經歷故宮文物南遷的故事

甫新啟用的清華文物館,邀請攝影大師莊靈於近日演講「故宮文物南遷故事」。莊靈先生為故宮博物院前副院長莊嚴先生哲嗣,隨著文物...

王正方/佛里曼對美中關係的建議

紐約時報資深專欄作家佛里曼(Thomas Loren Friedman)曾獲三次普立茲新聞獎,他倡導中立、新自由主義,深...

方祖涵/殘酷野火與冷淡人情

洛杉磯公羊今年球季遭遇許多挑戰,從一勝四負戰績開季,幾乎不被任何人看好,最終竟然拿到十勝七負,不但成功晉級季後賽,更拿到...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