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訊

買法拍屋踩雷 機械車位被管委會填平她求償卻敗訴

3招偷看LINE訊息不怕被發現已讀 iPhone一動作獨享「未讀祕技」

高階警人事發布!基市局長被控性騷降調航警副局長 廖美鈴升副署長

川普再執政 台恐成棄子

波波漫畫
波波漫畫

美國總統大選,川普逆襲成功,成美國史上第二位「非連續任期」總統。川普首次執政,美中台互動跌宕起伏;川普重新執政,對兩岸關係會產生什麼影響?台灣如何因應?

美印太戰略及民進黨政府抗中保台路線、聯美抗中戰略鑲嵌,川普再執政對陸台皆產生機遇及挑戰,具雙面刃效應。

首先,激化兩岸潛在軍事衝突。川普再度執政,有的觀點認為美對台政策不會發生大轉變,也有論點認為對大陸是利大於弊。然陸對台政策的挑戰是,川普主政下重啟美中貿易戰,對中加徵高關稅,恐致台商外移產生產業鏈中斷。美迫使台積電遷廠至美,及增加軍購支出,激化兩岸對立及潛在軍事衝突。

其次,美中貿易戰強化兩岸經貿分離。一旦激烈化,迫使台商遷移東南亞、美、加、墨或回流台灣,不僅降低兩岸經貿依存度及切斷產業供應鏈完整性。同時,大陸對台實施ECFA關稅優惠減讓措施已減少一八○項,為早收清單五三九項的三分之一,陸方又提出研究中止一部分或全部ECFA,及反對台灣參與CPTPP,如此將更加速兩岸經貿脫鉤,反難達成融合促統及和統目標。

復次,台灣無法擺脫棋子甚至棄子角色。民主黨候選人賀錦麗承諾堅定支持烏克蘭,而川普卻對援烏提出質疑,聲稱可與俄羅斯總統普亭達成協議,一天之內結束戰爭。民主黨著重以中制俄、以烏耗俄,共和黨著重以俄制中、以台抗中。無論是那一政黨執政,台灣皆是美國印太戰略的馬前卒,無法擺脫棋子甚至棄子角色。

最後,美更頻繁打台灣牌激化兩岸關係。川普主政下,台灣恐將更成為美圍堵陸的戰略馬前卒,川普將從拜登政府聯烏制俄轉而聯俄制中。在欠缺民主價值理念引導下,更會頻繁打台灣牌,甚至提高訪台國務院官員層級、強化軍事顧問團及經貿實質關係。

川普對台灣牌頻繁運用,反中前朝官員再次回任,對兩岸互動皆是一把雙面刃。大陸當局如何應對被其制裁的前美官員,以王子復仇記姿態逆襲,重新擺正美中關係?台灣必須面對更為反中的川普政府,這會更將台灣推向圍堵戰略前沿及瀕臨戰爭邊緣風險。

此時民進黨政府若在兩岸政策上火上澆油,將兩岸關係朝向兩國關係論述,則美中台間衝撞更為巨大。儘管不會宣布台灣法理獨立,但實質上會在中華民國體制內台灣化、深化兩岸互不隸屬論。從賴清德總統未論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以及陸委會高層曾提及兩岸兩區即兩國關係,台灣若是試圖運用美中對抗,將陸委會改為「中國事務委員會」,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改為「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關係條例」,如此兩岸衝撞更為顯化。

兩岸關係不斷陷入分離化、脫鉤化及衝突顯化的路徑依賴,兩岸交流恐更跌入谷底。若台方再加強「國安五法」及「代理人法」實施,陸方加強「反間諜法」執行;台方藉由法辦台商、宮廟或鄉鎮基層代表、兩岸交流者,陸方以反情報及反間諜措施應對兩岸交流者,寒蟬效應雙重疊加,將致兩岸關係嚴重倒退。

美中貿易大戰將再起,陸對台經貿加大制裁力度、逐步取消ECFA及反對台加入CPTPP,兩岸經貿脫鉤化、中斷產業供應鏈,倒逼台經貿更朝向新南向政策及往其他發展。如此局勢發展不容樂觀;兩岸關係發展恐從融合和統,轉向打獨促統甚至武統選項,此實非兩岸人民之福。

台商 川普 美國

延伸閱讀

石破茂恭賀川普勝選「通話僅5分鐘」 自民黨幹部曝原因:首相體諒川普

【重磅快評】龐培歐提早出局 賴政府押錯寶?

不滿川普回鍋白宮!美國各地爆反川示威 抗議者舉標語:我們不會退縮

今年春天就開始準備!大陸早已研議 備戰川普第2任期應對策略

相關新聞

陸發身分證 台動員戡亂?

據報載,陸委會針對民間「逾十萬台人持有大陸身分證」之訊息,表示台人申請大陸身分證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第...

星期透視/柯文哲起訴 看見貪鬥騙亂韌

台北地檢署起訴柯文哲收賄、圖利、侵占和背信,求處廿八年半重刑。本案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台灣二○二四年選出的前五年度代表字:貪...

府院翻桌 違民主程序正義

立法院廿日用超過十六小時的漫長議事時間,於午夜完成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等三大法案之修正三讀。該三大法案係在行政院不提任...

失根的教改是寧靜文革

昨天教育改革總體檢論壇召開「台灣教改三十年總體檢」新書發表會,眾多學者專家檢視教改三十年的種種問題與缺點並提出建言。

戒嚴別回頭 連隱喻都不行

南韓總統尹錫悅宣布緊急戒嚴,是不是因為朝小野大,施政不斷遭到在野黨共同民主黨的掣肘,第一夫人金建希也涉嫌收賄、炒股與干政...

賴兩岸論述 才是自傷箭

近日賴清德總統與年輕學子演講,提出兩岸互不隸屬方是台灣自存及兩岸和平之路,並批判簽署兩岸和平協議及認同九二共識,非自救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