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芮教訓 台灣樹城何處尋
颱風康芮過境,各地傳來災情,城市民眾最有感的,應該是極多的路樹倒塌。十級以上強陣風,難免有損傷,良善的市民多半不忍苛責辛苦的清潔人員。
然而,即使是巷口樹木,多數人可能根本不清楚有無維護。一定會有這麼多路樹倒塌嗎?城市又要如何看待樹木管理?颱風不會年年來,樹木不會次次倒。雷聲大雨點小的檢討、精進喊話後,城市樹木治理,又再度沉寂。
由於樹木長在土地上,不被視為動產,當然也不是不動產,頂多屬於不動產的出產物。即使知道樹木對城市環境有極大助益,但要被當作資產看待,仍然顯得彆扭。
因此,在公家單位眼中,樹木什麼都不是,絕大部分連編號、紀錄都沒有;只有少部分森林以外之群生竹木、行道樹或單株樹木,經地方主管機關依森林法認定為受保護樹木者,才有一定的養護、管理與造冊義務。
而受限於人力經費,部分縣市寧可少普查、少認定受保護樹木,迴避責任。在這樣的現實下,城市樹木治理更是窘迫;多數時候,地方連有高倒塌風險的褐根病樹都無力移除整治,更何況是依照樹木生長情況,維持自然生長的適度修剪,陳義過高。齊頭式修剪、矮化等效率做法,反而是最理性的做法。
為扭轉這樣的困境,早於一九七六年美國植樹節基金會(Arbor Day Foundation)即發起美國樹城市計畫(Tree City USA),至今有超過三千六百個城鎮響應。要通過「樹城」認證,必須符合四項標準,包括設立一個樹木委員會或部門;制定樹木保護條例,提供明確的指導原則;每年為每位市民提撥二美元的「樹預算」;慶祝植樹節,鼓勵市民護樹與種樹。
適足的「樹預算」是衡量城市綠投資最簡單的指標。以本次樹倒最嚴重的台北為例,人口二五○萬意味著每年至少應投入一點五億預算進行治理。有更充沛的資源,才有機會導入新做法,例如像香港一般,利用物聯網、智能傳感技術與地理資訊系統,大規模監測樹木穩定性;像新加坡一般,貼附傾斜偵測器,並以光達(LiDAR)掃描建立數位樹替身,檢視結構、強度與根系分布狀況,協助致災風險判斷等,將事後救災經費移向事前預防,發揮更大效益。
而在城市淨零目標下,災前定期、有目的性的修剪與移除,除降低致災性、減少不必要的自然碳匯損失外,也可收穫枝幹作為木質燃料,並培養城市綠領工作者、志願者。賦予樹木一定地位,讓「樹城」的植栽養護工作「去中心化」,日常養護從政府的事,部分轉向市民的事,建立起市民與樹木(自然)的連結與認同。這樣的治理思維轉變,值得各城市首長與市民一起嘗試。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