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台灣防衛戰略縱深找出路
上月三十日,國台辦發言人朱鳳蓮嚴厲抨擊我駐美代表俞大㵢接受外媒專訪時的「台灣人願意,且準備好作戰」說法是「備戰謀獨」。共軍「聯合利劍─二○二四B」軍演,基隆被列為重點要港目標,負責基隆防務的關渡指揮部戰備部隊,當時還緊急召回休假人員,如真發生戰爭,基隆或早已火海一片。這是台灣已準備好作戰?「防衛戰略」已到位?
防衛戰略講究縱深,即在被突襲後,有戰場轉移、戰力保存的能力,使兵力能重新集結。《孫子兵法》地形第十篇:「遠形者,勢均,難以挑戰,戰而不利」,意指「遠形者」守勢作戰有廣大縱深,對發起攻擊戰爭的一方不利,守方再孱弱,仍能力求勢均,說明防衛戰略,要有「遠縱形深」。
縱深是否一定要有廣闊領土?兩蔣時期深知台灣面積狹小,想方設法利用海峽海空域向前延伸,補領土面積不足,增加「遠形者」。所謂「拒敵於彼岸」、「毀敵於半渡」、「殲敵於灘頭」。
解放軍的「聯合利劍─二○二四A、B」演習,已完成封鎖布局,我方早先「拒敵於彼岸」三道絕不可被踰越的戰略紅線徹底被突穿,只剩殲敵於城鎮陣地、美國所交付指定的「巷戰」,如同盾牌被拿走,遭刀抵脖子。
縱深,戰略級;巷戰,戰術級。美軍要國軍把巷戰往上提,棄戰略以迎戰術,格局放不大,問題不合宜,戰術即使成功亦無法扭轉戰略的失敗。因此,台灣急需的絕不是巷戰,而是事先做好戰略轉移的備案計畫,在島內構建防衛戰略新出路。
海峽中線不存,只能向內尋找微型縱深,台灣西部分別有西濱快速及國道一、三號,西濱雖沒有較高路基做屏障,卻是一個靠海又極為方便清楚劃分地境線的防守陣地,易指揮、易聯絡,易觀測協同作戰。國道一及三則有較高路基,可抵擋共軍坦克及摩托化部隊,且在國一以東及國三以西,開闊地區自然所形成的夾地,便於我軍實施口袋戰術,利於防守,尤其可破解放軍擅長的穿插戰術。
國道一、三號在新竹交叉互換路徑,沿該兩線路基東側,做好火砲、飛彈,防空武器等戰術防禦工事配置,西側掃清射界,我陸軍可在島內有效抵擋共軍進攻。共軍若採二戰德軍襲馬其諾防線,繞道而攻,我可用國道東西向聯絡道、支線、環線,阻其於北部外圍,形成拉鋸,遲滯作戰,等待外援,符合所謂台灣要自己撐過寶貴的兩周時間,接軌國際輿論與友邦解圍。
俞大㵢說的不是軍事術語,是政治正確,夜路口哨。人命無價,蔡規賴隨,還多加了半杓鹽,驅趕人民上火線為合理,豈能心無愧疚?巷戰不如構建遠形者戰略,為構建遠形者戰略找新出路,不若為建立兩岸溝通找新橋梁,才是最結實的防護網。國防安全應端在自己手上,而不是仰仗他國口頭許諾。不希望打巷戰死傷太多,是台灣為何要找尋防衛戰略縱深新出路的理由;但正宗的台灣防衛戰略縱深,仍是「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防衛戰略卻在兩岸溝通處」,這原則對岸也適用。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