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現居住正義 不只打炒房

賴清德總統在國慶演說中重申政府對於高房價問題的關切,強調「打炒房」政策的必要性,期望降低居住負擔,實現居住正義。這一政策目標固然具有正當性,然而政策的實施面臨多重挑戰,且在具體措施的設計和執行上仍存在值得批判的問題,尤其是如何真正平衡抑制炒房與保障民生需求間的矛盾,成為政策成功與否的關鍵考驗。

首先,中央銀行於九月廿日推出的協處措施,反映了打炒房政策在執行過程中的彈性和妥協,但這些措施的設計和效能卻存在顯著的問題。針對繼承房產的例外規定,政策允許因繼承而取得的房屋及相關貸款不計入房貸限制,考量到家庭財務壓力與實際情況,減少政策對民生的負面影響,卻很可能成為投機者的迴避工具。當投資者利用家庭關係或假造繼承的名義來獲取豁免,政策便失去了應有的嚴格和公平。因此,政府對這一豁免條件應設立更具約束力的審查機制,而非讓政策成為炒房者規避監管的漏洞。

其次,針對有實質換屋需求的民眾,允許換屋者在切結協議後一年內完成原有房屋的出售,可享有貸款的豁免,然而在實際執行中可能會引發執法困難。一些借款人可能會利用法律技術來規避出售承諾,切結協議本身在法律約束力上的強度是否足夠,以及金融機構在監督借款人履行協議時的責任範圍和力度,都可能影響政策的落實效果。未來政策應增加對違約行為的懲罰措施,例如更高的違約罰款或限制未來的貸款申請,以提高借款人履行義務的積極性。

再者,預售屋及成屋的貸款豁免規定,雖然考量到年輕購屋者和首購族的需求,試圖減輕政策對他們置產的影響,然這樣的措施也可能間接刺激房市需求,導致房價進一步上升,甚至激發更多投資性購屋行為。因此,政府在制定這類豁免政策時,應同時考慮其對市場需求的刺激作用,並搭配其他抑制需求的措施,例如提高高價住宅的稅率或增加投機房屋的持有成本,以避免市場出現不合理的需求上升。

此外,居住正義的實現並不僅限於打擊炒房行為。真正的居住正義應包括多層次的政策設計,如提供更多社會住宅、增加租賃補貼及推動租購並行的居住選擇。現行的打炒房政策仍集中於抑制房市投機,並未充分顧及其他結構性問題,例如土地資源的集中。增加社會住宅供應和鼓勵租賃市場發展,才能真正達到減緩房價上漲壓力、實現居住正義的目標。

此外,政策在實施過程中的公平問題也值得探討。如何在政策上對不同收入群體進行差異化對待,避免打炒房措施對某些群體造成過度限制,也是政策制定者需要面對的課題。

綜合來看,賴總統的國慶演說表達了政府對高房價問題的關切及打炒房的決心,但仍有許多需要改進之處。央行的信用管制措施雖然具體,但這些措施的彈性設計也帶來執行上的挑戰。政府應確保政策能真正針對投機行為,而不會對正常的居住需求造成不當的干擾。政策應注重更全面的居住政策規畫,不僅限於打擊炒房,多管齊下才能真正實現居住正義,讓每個國民都能享有合理的居住環境和生活品質。

居住正義 打炒房

延伸閱讀

影/結合國慶的基隆山海藝術節 500架無人機展演引眾人驚呼連連

賴總統發表任內首次國慶演說 多家外媒著重報導這1點

賴總統國慶演說 陸委會:呼籲北京認真理解善意

回應賴總統國慶演說 中國外交部重彈一中舊調

相關新聞

身障者變政治工具 政院大錯特錯

立院日前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大砍約二○七五億元,刪減幅度之大創下史上新高,對此行政院長數度親上火線,政院卻在記者會直接打...

開戰有存糧 強過二戰吃番薯籤?

賴政府上任未幾,時時強調新兩國論,成為大陸兩度圍台軍演口實,雖然股市照漲、房價續飆,但有識之士已感受到暴風雨前夕的寧靜。

川普對中示惠 非對台海讓步

川普宣誓就任美國第四十七屆總統,多位外國元首受邀觀禮。雖然之前川普邀請中共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其就職典禮,未獲應允,但習近...

陸發身分證 台動員戡亂?

據報載,陸委會針對民間「逾十萬台人持有大陸身分證」之訊息,表示台人申請大陸身分證已違反《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兩岸條例)第...

星期透視/柯文哲起訴 看見貪鬥騙亂韌

台北地檢署起訴柯文哲收賄、圖利、侵占和背信,求處廿八年半重刑。本案讓人很難不聯想到台灣二○二四年選出的前五年度代表字:貪...

府院翻桌 違民主程序正義

立法院廿日用超過十六小時的漫長議事時間,於午夜完成選罷法、憲訴法及財劃法等三大法案之修正三讀。該三大法案係在行政院不提任...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