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帶給西方的獨特挑戰
美國《亞洲時報》副主編大衛.古德曼是美國少數的「知中派」,最近在《法律與自由》雜誌中撰文〈中國對西方的獨特挑戰〉,認為「今天的大國競爭,與我們過去所見過的任何競爭都不同,因為中國不同於我們所遇到過的任何競爭者」。
當今的稀缺資源是人,特別是能夠接受培訓、能在現代經濟中工作的勞動年齡人口。在當今世界強國中,只有中國認識到這一點,並採取了措施來保障。
如果生育率不恢復,人口下降的國家有四種選擇:緊縮政策及隨之而來的社會不穩定威脅、接納移民、提高生產力,或輸出資本以雇用中等收入國家的工人。中國採取後兩種選擇,一心一意地採用人工智慧驅動提升生產力,並透過「一帶一路」倡議,向全球南方中等收入國家出口基礎設施和技術。
自二○一九年以來,中國對全球南方國家的出口增加了一倍,特別是對巴西、印度、印尼和馬來西亞的出口。目前,對這些國家的出口超過了中國對所有已開發市場的出口,儘管對南半球的出口很大一部分是組裝後再出口到已開發市場的零件。數位基礎設施是中國的旗艦產品,它為電子商務、電子金融、數位貨幣、數位納稅,和其他將中國客戶鎖定在其技術中的業務奠定了基礎。
中國的全球足跡與過去的帝國主義列強截然不同。美國在海外駐有約廿三萬名軍隊,中國在吉布地唯一的海外基地只有兩百人;美國有十七點七萬名現役海軍陸戰隊員,中國有三萬名;美國有七萬名特種作戰人員,中國估計有一萬兩千名。儘管中國斥巨資利用飛彈、戰機、潛水艇和衛星來控制其本土戰區,但其全球軍事足跡實際上並不存在,而且其潛在的遠征軍規模也很小。
中國建立了數位和實體基礎設施來改變發展中的經濟體,據報導,光是華為一家就建造了非洲百分之七十的4G網路;行動寬頻已將數以千萬計的人,從以物易物轉移到銀行系統,並使企業家能夠透過廉價智慧型手機開展業務。一旦網路普及率達到六成的門檻,南半球的企業形成就會激增。
如果中國繼續成功,將南半球六十億人口納入其經濟領域,它將成為世界的主導力量。如今,中國畢業的工程師數量和安裝的工業機器人數量超過了世界其他國家的總和,並且在工廠自動化、電信基礎設施、核能、太陽能及新能源汽車等領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儘管中國擁有巨大的優勢,但西方擁有一個決定性的優勢:卓越的創新能力。中國在工業自動化方面有明顯的優勢,但西方的集體人才和資源可以克服這一點。西方對南半球發展的態度冷漠,卻為中國敞開了大門。美國應該建立一個民主國家的「廣泛聯盟結構」,但這個聯盟必須有明確的目標才能成功。以往由美國主導、透過軍事力量促進民主的「自願聯盟」已經失敗。
這個新聯盟應該有兩個目標,首先是整合西方高科技創新能力,並專注於軍事和民用技術;第二是為南半球的中國基礎設施提供替代方案。如果部署得當的話,美國、德國、日本和韓國的資源和外國資產總和遠超中國。
古德曼是支持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運動的保守派評論家,他的觀點與美國兩黨政客「逢中必反」的非理性論述迥異,很有參考價值。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