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能政策混沌 誰被摸頭
氣候變遷是人類面臨最大的挑戰,如何因應可以歸納為三大面向,一個是氣候變遷已發生的狀況下,國家或地區要如何自救,簡單說就是災害管控﹔第二是如何減緩氣候變遷惡化的程度,目前共識是必須減少溫室效應氣體的排放。二氧化碳的排放被認為是氣候變遷首要戰犯,減碳有很多事可以做,包括能源政策規畫、能源選擇、節能、生活習慣的改變等。第三個是國家無法滿足國際對國家減碳的期待時,在強制減碳的要求,對國家生存發展的威脅。
賴總統成立「氣候變遷對策委員會」,以總統高度將氣候變遷提升到國家安全層次,凝聚社會共識,進行國家整體戰略布局。未來每季開會,由總統召集,為國家發展擬定戰略。委員會名單包括政府機關代表八人、產業代表六人、公民代表六人、學者專家四人,總計廿四位委員及兩位顧問。機關代表均為內閣成員,公民代表清一色的來自反核的環保團體﹔學者專家有兩位是反核的重砲手,一位是氫能領域專家,一位是工業衛生與環境醫學的教授﹔讓人訝異的是台電董事長居然是產業代表!委員會民間委員極度偏向反核,已無庸置疑。
好玩的是,三位副召集人,唯一來自民間的童子賢,近日已是推動「返核」急先鋒,毫無保留的大聲說出要台灣核電廠延役,且要將核電站比提升到卅%。賴還找來兩位立場擁核的顧問,李遠哲與簡又新。委員會是閉門會議,委員與副召集人及顧問間的舌槍唇戰,會是一場好戲,但關心的民眾看不到。
看看「核四再評估委員會」是如何做的。當年陳水扁先生當選總統,經濟部長林信義就任籌組「核四計畫再評估委員會」。再評估委員會由政府機關代表六人、立委代表(兩人)及學者專家代表(十人)組成。各界推薦十位專家學者參與:五位是國內反核運動領袖,專長領域包括經濟、化工、醫學、資訊,與物理;五位被認為擁核的專家專長為能源經濟與核工各兩位,一位企業負責人:持反核立場與擁核立場的人數幾乎是相等的。
再評估委員會於六月十六日起至九月十五日間,召開十三次會議。除第一次會議外,其餘歷次會議,皆於下午六時三十分起,進行至凌晨。開會過程,除於經濟部大禮堂閉路電視同步轉播外,也利用中華電信公司的Hinet同步上網,自第五次會議起,由公共電視台於開會當晚九點起,進行全程錄影轉播。會後並將會議議事錄、實況錄影、引言人報告、相關單位提供之補充資料,公布於經濟部網頁。這些資料目前還可以找得到,參與的委員必須為自己的立場與論述負責。當初可以這樣做,現在科技更發達,有更多的管道與科技可以做,為何不做。難道委員發言的內容無法受公評,政府的難處有不可告人的地方。
民主國家在政府體制外設立委員會處理特殊事情是可以接受,但是委員會很容易成為爭議政策的下台階,在籌組委員會時就已有特定的立場的擔任委員,演場戲給民眾看,傳遞一個訊息,是委員會的決定,不是決策者的意志,決策者有實質的決定權,但不負責任。可是有的時候,戲演了一半,導演會改劇本的,核四再評估委員會就是一個例子。
賴清德的核能政策至今混沌不明,閣員與顧問,各吹各的號,媒體好不興奮的見縫插針。委員會開鑼了,關起門來吵,不要讓民眾看笑話,結論由大老闆定槌宣告,一切太平。至於誰是被摸頭的一方,大家拭目以待。
延伸閱讀
贊助廣告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FB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