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人文聯合講座/安妮法蘭克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林一平/繪
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林一平/繪

林一平
林一平
哈瑪斯和以色列的戰火由二○二三年十月七日延續至今,生靈塗炭,不禁讓人為無辜的平民深感唏噓。回想起十年前,以色列駐台代表何璽夢邀請我前往以色列,討論新創企業的合作。在官方行程中特別安排我參觀赫茨爾山,這座山紀念以色列國父赫茨爾(Theodor Herzl; 1860-1904)。

我們參訪了位於赫茨爾山上的以色列猶太大屠殺紀念館(Yad Vashem)。紀念館根據一九五三年以色列國會通過的紀念法令成立。希伯來語Yad Vashem意為「有紀念、有名號」。聖經中寫道:「我必使他們在我殿中、在我牆內、有紀念、有名號、比有兒女的更美。我必賜他們永遠的名、不能剪除。」館內禁止拍照,在此哀傷之處拍照,無疑是非常不恰當的。

一九三○年代的納粹最初焚燒猶太人的書洩恨,最後演變成所謂的「最終解決方案」,即集中營的大屠殺。德國詩人海涅(Christian Johann Heinrich Heine)在一八二一年曾預言了這個過程:「一開始會燒書的人,最後會殺人。」

集中營的大屠殺不分男女老幼,連兒童也沒放過。主題館的隔壁是兒童紀念堂,該處紀念被納粹殺害的兒童。兒童紀念堂外左側矗立著一根根白色的紀念柱,而堂內沒燈光,只點燃一根根小蠟燭,在黑暗中看見成百上千的微弱燭光。在莊嚴的背景音樂中,聽見無止盡的唱名,念出受難小孩的名字。這些名字中有安妮.法蘭克(Anne Frank; 1929-1945),她是《安妮日記》的作者。這本日記發行於一九四七年,詳述作者的悲痛遭遇。荷蘭歷史學家羅曼(Jan Romein)說:「這本由一位小孩所寫的日記,內容不合常理,使人深感該小孩所面臨的悲痛,相比紐倫堡審判所找到的證據,更能具體表現出納粹主義的可怕。」

最近我又讀了《安妮日記》。安妮說:「一個快樂的人,會讓別人快樂;一個有勇氣和信念的人,永遠不會死在苦難中!(A person who's happy will make others happy;a person who has courage and faith will never die in misery!)」「我沒有放棄我所有的理想,它們看起來是如此荒謬和不切實際。然而我緊緊抓住他們,因為我仍然不顧一切地相信人是真正善良的心。我們都還活著,但我們不知道為什麼或為了什麼;我們都在尋找幸福;我們都在過著不同卻相同的生活。」我掩書感慨,這麼年輕的女孩,在如此短暫的生命中,竟有如此的體驗!

當眾人譴責納粹時,二○一五年「拆彈少年」這部電影以真實歷史為背景,描述「希特勒的孩子」如何遭受最可怕的懲罰。軸心國戰敗後,一群戰俘少年被迫徒手拆除數十萬枚德軍埋在丹麥海岸邊的地雷,許多少年被炸得粉身碎骨。這群少年並未犯下戰爭暴行,卻必須代替納粹受罪。這麼短暫的生命,有如此的遭遇!冤冤相報是人類最大的悲劇。

(作者為前科技部代理部長)

以色列 小孩 納粹

延伸閱讀

巴西政府稱加薩遭遇無止盡屠殺 籲全球別再保持沉默

以色列空襲加薩南部 哈瑪斯:正退出停火談判

逸達癌藥 賣向以色列

以哈停戰遙遙無期 以軍再狂轟加薩

相關新聞

影像傳雲端 托嬰怎安心

有關托嬰中心影像是否上傳雲端的爭議不斷,衛福部社會及家庭署召開北中南共計三場「托嬰中心監視影像資料運用雲端系統儲存相關議...

藉正義行內耗 教育部該改名政治部

教育部年初召集校園內尚有「待處置威權象徵」列管的高中以上學校召開座談會,要求各校辦理清除威權象徵的「法定任務」,引發高度...

身障者變政治工具 政院大錯特錯

立院日前通過中央政府總預算,大砍約二○七五億元,刪減幅度之大創下史上新高,對此行政院長數度親上火線,政院卻在記者會直接打...

開戰有存糧 強過二戰吃番薯籤?

賴政府上任未幾,時時強調新兩國論,成為大陸兩度圍台軍演口實,雖然股市照漲、房價續飆,但有識之士已感受到暴風雨前夕的寧靜。

台灣民主正走向死胡同

行政院前副院長鄭文燦遭控擔任桃園市長期間涉嫌收賄,廿七日檢方依貪汙治罪條例等罪起訴,並向法院建請從重量刑十二年。全案移審...

台鐵高層加薪 改革在哪?

台鐵虧損的問題已經存在許久,原本的國營事業也公司化了,但是我們卻還看不到實質的成果,尤其當高鐵已成為國內交通運輸的主角之...

商品推薦

udn討論區

0 則留言
規範
  • 張貼文章或下標籤,不得有違法或侵害他人權益之言論,違者應自負法律責任。
  • 對於明知不實或過度情緒謾罵之言論,經網友檢舉或本網站發現,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
  • 對於無意義、與本文無關、明知不實、謾罵之標籤,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標籤、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下標籤。
  • 凡「暱稱」涉及謾罵、髒話穢言、侵害他人權利,聯合新聞網有權逕予刪除發言文章、停權或解除會員資格。不同意上述規範者,請勿張貼文章。